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探索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当代修辞学》 张德禄 参加讨论

    【摘要】传统上,修辞学的研究范围一般局限于语言之内,尽管古希腊人的演讲历来重视态势语言。网络和计算机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来研究和解释日益增多的多模态现象。本文重点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多模态修辞中的多模态论辩理论为基础,对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进行探讨。把从社会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修辞框架与多模态论辩框架相结合,概括出了一个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并且用实例分析论证了它的可行性。通过研究发现,本文建立的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是可行的,同时,多模态修辞论辩和多模态论辩设计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而且对多模态论辩语篇产出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启示。希望这种探索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兴趣。
    【作者】张德禄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092
    【期刊】《当代修辞学》 2017年第1期
    【关 键 词】多模态话语 多模态论辩 社会符号学 关键成分表
     
    一、引 言
    传统上,修辞是和语言紧密相连的。在西方,特别是古希腊时期,修辞被认为是演讲者或论辩者力图说服听者的语言技巧或技能,表现为一系列表现这些技巧或者技能的语言手段。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视觉屏幕化的发展,人们进行论辩的资源得到了扩展,不仅可以用语言,还可以很容易和轻松地运用图表、图片、图画、动画等手段,使表达更加清晰、精确、吸引人。这些新的现象需要新的理论来认识和解释。因此,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多模态话语、多模态论辩等蓬勃发展起来。在多模态话语分析领域,Kress& van Leeuwen(1996)开始讨论视觉语法,试图像研究语言那样研究图像等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并认为,图像设计、插图、字体等可以作为非语言手段用以支持不同的观 ~(Kress&Van Leeuwen 1996;Kress 2010;Iedema 2003)。在论辩修辞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有许多论辩手段可以运用图像和其他视觉成分(如Groarke 1996;Slade 2002;Kjeldsen 2007;Roque 2012)。据此,人们开始用“论辩模态”(modes of arguing)或“多模态论辩”(multimodal argument)来解释在论辩行为中起作用的非语言手段。一个很有说服力,同时也很搞笑的例子是在美国2004年的总统大选中,Howard Dean在爱荷华州一次演讲中,在结束一段演讲时,振臂大呼:“Yeah!!”这一过于冲动的动作使Howard Dean被认为是大声吵闹、怪异的,不适合当总统的。也就是说,这个动作可以被听讲者作为一个论辩的证据,说明这个总统候选人不适合做总统(Gelang&Kjeldsen 201l:571)。此例显示出非语言模态论辩手段的重要性。
    这样,多模态修辞可以认为是运用语言及其他多种模态进行论辩,达到说服听者或读者的手段。在多模态修辞中,不仅论辩的模态由单纯的语言扩展为语言与其他多种模态,如图像、动作、声音的结合,而且论辩所适用的范围也扩大了:不仅包括书面语写作和口语辩论等,也包括多模态形成的综合论辩形式,如舞台表演性论辩、广告式论辩等。那么,如何利用多模态修辞手段有效地生产这类语篇呢?这是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致力于探讨多模态论辩语篇生产的主要修辞手段和过程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