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唐代怨刺诗学的发展历程——以李、杜及其接受为中心(3)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文艺研究》 刘青海 参加讨论

    白居易所谓“风雅比兴”,从上下文看,主要是指诗歌内容要反映民情,符合王道,这和杜甫的看法一致。他所举杜诗皆为表现重大时事的作品,无一不具有“采诗”的价值,有利于天子和执政者了解民情,从而更好地牧民治国。白居易提倡“风雅比兴”,但他对“风雅比兴”的理解主要依据儒家“六义”,所以从审美上来看,其乐府怨刺诗恰恰缺少“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比兴之美,大部分作品也缺少杜甫所标举的“微婉顿挫”,显得过于直露。他对李白怨刺诗“微而彰,婉而丽”的艺术尤其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也导致了他对李、杜诗歌尤其是李白诗歌讽谕价值评价偏低,并且对李、杜讽喻诗艺术的丰富性认识不足。李商隐“推李、杜则怨刺居多”的批评,也正是不满于他对李、杜的接受与认识不够全面。事实上,白居易的讽谕也受到李白影响,晚唐吴融就将他作为李白之后“讽刺之道”的发扬者。吴氏《禅月集序》云:“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讽刺之道。厥后白乐天为讽谏五十篇,亦一时之奇逸极言。”(41)以白居易《新乐府》五十篇直接李白歌诗,正是着眼于美刺,和白居易本人的叙述不同。把白居易和吴融的观点相结合,我们才能比较全面地观察到从李、杜到白居易怨刺诗学的发展情况。
    杜诗具有很强的现实精神,但杜甫很少正面阐述写实诗的创作理论。与此不同,白居易则理论提倡与创作实践两方面同时进行。他在《与元九书》中,对于自己的讽谕诗创作理论、风格和接受都有明确交代。何谓讽谕诗?白氏说:“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谕诗’。”这一百五十首诗,完整地保存于今,是他兼济之志的突出表现,具有明确的美刺功能和鲜明的写实特征,艺术上具有“意激而言质”的特点。从汉南诸妓指认白居易“是《秦中吟》、《长恨歌》主”,下文又有讽谕诗令权贵军要变色切齿的描写(42),可见其讽谕诗虽不如《长恨歌》传诵,但在当时,流传和接受相当广泛,“时人比之风骚”(元稹《白氏长庆集序》)(43),不可谓不成功。白居易之所以感到不满,大约在于只有唐衢等二三知己追随于后,在当时诗坛上未能形成真正的创作风气,相对其与元稹的“私试赋判”成为“吏部选举人”的“准的”(44),尤显孤立无援。更重要的是,白居易以诗为谏,希望由此来裨补朝政缺失,但实际上除了触怒权贵政要之外,朝政并未因此有所革新改易,所谓“天高未及闻,荆棘生满地”(《伤唐衢二首》之二)(45),这才是最让他失望的。
    唐人诗学普遍提倡风雅,其中蕴含着对“美刺”的肯定,前述盛唐怨刺诗学已经指出。白居易的怨刺诗学以“六义”为标准,但过于强调诗歌的现实功用,因而具有极为突出的功利性。他的有关自叙及对张籍乐府的评价都是如此:
    凡闻仆《贺雨》诗,而众口籍籍,已谓非宜矣;闻仆哭孔戡诗,众面脉脉,尽不悦矣;闻《秦中吟》,则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矣;闻《乐游园》寄足下诗,则执政柄者扼腕矣;闻《宿紫阁村》诗,则握军要者切齿矣!大率如此,不可遍举。不相与者,号为沽名,号为诋讦,号为讪谤。苟相与者,则如牛僧孺之戒焉。乃至骨肉妻孥,皆以我为非也。(《与元九书》)(46)
    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时无采诗官,委弃如泥尘。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读张籍古乐府》)(47)
    白居易特别强调诗歌激发人心、改变现实的直接效果,这令人联想到《孟子·尽心下》:“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48)他对古今文人以“六义”相责让,对李、杜也只是部分地加以肯定,不无春秋责备贤者之意,显然有以圣人自居的意味,以重振斯文自任。这和同时韩愈以复兴儒家道统为己任、以当代孟子自居,论其心迹,其实无二,正是中唐士人在经历“安史之乱”的残破之后急于重整河山的心态体现,值得肯定。他对怨刺的提倡和标举,和他身为谏官,主张“立采诗之官,开讽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策林,采诗以补察时政》)(49),希望由此实现“惩劝善恶之柄,执于文士褒贬之际焉;补察得失之端,操于诗人美刺之间”(《策林·议文章》)(50)的总体政治愿景密不可分。但矫枉难免过正,白居易无视文学自身的审美价值,片面地追求其现实功能,降低了其诗歌艺术的感染力,反而不能有效地讽诲感劝。
    元、白新乐府对杜甫乐府抒写时事的精神有较深汲取。胡震亨云:
    作者以其唱和重复沿袭可厌,于是又改六朝拟题之旧,别轫时事新题,杜甫始之,元、白继之。杜如《哀王孙》、《哀江头》、《兵车》、《丽人》等;自如《七德舞》、《海漫漫》、《华原磬》、《上阳白发人》、《讽谏》等;元如《田家》、《捉捕》、《紫踯躅》、《山枇杷》诸作,各自命篇名,以寓其讽刺之指。于朝政民风,多所关切,言者不为罪,而闻者可以戒。嗣后曹邺、刘驾、聂夷中、苏拯、皮、陆之徒,相继有作,风流益盛。其辞旨之含郁委婉,虽不必尽如杜陵之尽善无疵,然其得诗人诡讽之义则均焉。(51)
    论新乐府从杜甫到元、白迄晚唐的源流演变甚为清楚。元、白新乐府取径不同,而各得杜之一体。胡应麟云:“(元稹)《华原磬》、《西凉伎》之类,皆风刺时事,盖仿杜陵为之者……语句亦多仿工部,如《阴山道》、《缚戎人》等,音节时有逼近,第得其沉著,而不得其纵横;得其浑朴,而不得其悲壮。乐天又取演之为五十章,其诗纯用己调,出元下,世所传白氏讽谏是也。”(52)这个评价大体符合元、白创作实际。元稹对杜甫推崇备至,由学而近;而白居易取法较元稹为广,不专学杜,故不甚肖杜。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白氏才大,《石壕吏》诸作,精神上逼近少陵,其新乐府的艺术成就总体上高于元稹,胡应麟就此得出白“出元下”的结论,似嫌率意。
    白居易的新乐府创作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其《新乐府序》是其新乐府理论的集中表述:
    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诗》三百之义也。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总而言之,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5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