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论唐代怨刺诗学的发展历程——以李、杜及其接受为中心(2)

http://www.newdu.com 2018-02-20 《文艺研究》 刘青海 参加讨论

    杜诗历来以对现实的深刻表现见称。杜甫虽未像李白那样明确标举怨刺,但其晚年以“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同元使君舂陵行序》)(20)评元结《舂陵行》、《贼退示官吏作》二诗,实际上是对元结诗歌反映时事、怨刺上政的一种理论概括。元结二诗以直写情事为主,所以杜甫这里所说的“比兴”并非作为艺术手法的比兴,而是指表现社会现实的写实精神。所谓“比兴体制”,略近于后来白居易所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21)。和白居易单方面强调“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新乐府序》)(22)不同,杜甫在提倡诗歌对现实有所规讽的同时,还称道元结诗歌在艺术表现上的“微婉顿挫”。“微婉”意近李白所说的“微而彰,婉而丽”,亦可见李、杜在怨刺的审美风格上看法比较接近。“顿挫”在这里应该指叙事之“迂回曲折,有余不尽”(23)。元结二诗结体简直,语言质朴,艺术上和杜甫的称誉有一定距离。相较而言,杜甫自己抒写时事的作品如“三吏”、“三别”之类,不但内容上符合“比兴体制”,艺术上也较元结之作更称得上是“微婉顿挫之词”。杜甫如此激赏元结《舂陵行》,序言中又说“简知我者,不必寄元”,意在抒发“吾道不孤”的喜悦,借此阐扬一种新的创作风气,有深意焉。明乎此,再结合其“别裁伪体亲风雅”(《戏为六绝句》之六)(24)的主张,可知杜甫怨刺诗学的主要内涵,即标举风雅,恢复诗歌反映现实和民间疾苦的传统,在艺术上反对直露,追求“微婉顿挫”的效果。
    杜甫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5)的理想驱使下,汲取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叙事传统,在创作中特别重视对重大政治事件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表现,创作出像《悲陈陶》、《悲青坂》、《哀江头》、《哀王孙》、《兵车行》、《丽人行》乃至“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反映“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作品,可谓深得“比兴体制”,故后人多以“诗史”称之。艺术上以直接赋写为主,而能得叙事之真,给读者一种“文已尽而意有余”(26)之感,而诗人的褒贬全在言外,可谓深得汉乐府的遗意。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27)、“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忆昔二首》之一)(28)等,都是通过极其强烈的对比,达到对现实的深刻揭露。又如《石壕吏》通首叙事,结尾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29)来暗示老妇已被征去服劳役,无一字议论,而官吏之横暴、百姓之怨苦不言而喻。明代李攀龙说杜甫乐府“直赋时事”,与李白“援古以讽今”(30)不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
    杜甫深受儒家温柔敦厚诗教影响,在讽谕时事、反映现实时,情感表达上往往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和李白怨刺诗的自然奔放不同。所以刘鉴《合刻李杜分体全集序》论李、杜之别,以李白《梁甫吟》、《行路难》拟《巧言》、《巷伯》,而以杜甫《骊山》、《洞房》比《匪风》、《下泉》(31),可谓有见。杜诗在表现时事时,即便偶有议论,也鲜少直接褒贬,而是或借旁人口吻出之,如《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32);或以虚拟之语出之,如《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33);或以反语出之,如《秦州杂诗》之二十“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34),《北征》“不闻夏殷衰,中自诛妹妲”(35);或以幽默之语出之,如《忆昔二首》之一“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至今今上犹拨乱,劳身焦思补四方”(36)等等。汉儒“主文而谲谏”的主张,在杜诗中有着相当完满的体现,也由此获得明、清诗论家的交口称赞,肯定其能为尊者讳,体现了诗人忠厚之旨。要之,杜甫讽谕诗的基本格调是“哀时”(《咏怀古迹五首》之一)(37)之感、“忧黎庶”(《同元使君舂陵行》)之情,基本上是出于忠君爱民的立场。
    杜诗的讽谕,往往在叙事中见出,尤其善于将个体命运放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加以表现,在不动声色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诗人自己的道德立场。例如“三吏”、“三别”就是截取“安史之乱”中具有典型性的事件加以表现。这种将个体的哀乐和时代的兴衰剧变相联系的写法,符合汉儒所提倡的“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诗大序》)(38),可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恢复了传统的风雅精神。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在肯定庾信“暮年诗赋动江关”时,是以“哀时且未还”的“词客”庾信自比的(39),而以一己之哀乐系国家、时代之兴衰的写法,也正是庾信和杜甫在创作上相通的地方。
    从上文所述李、杜怨刺诗学来看,基本上是以儒家美刺之说为其理论渊薮,而在具体的创作中,则对于从诗、骚到汉乐府的艺术都有所汲取。李诗长于比兴托喻,而杜诗长于直接赋写,二者在艺术上有隐、显之别,故李诗之怨刺识者少,而杜诗之怨刺知者多。白居易《与元九书》就比较推崇杜诗的讽谕功能,而对李诗的讽谕功能重视不够:
    唐兴二百年,其间诗人不可胜数。所可举者,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首,鲍鲂有《感兴》诗十五首。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然撮其《新安》、《石壕》、《潼关吏》、《芦子》、《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三四十。杜尚如此,况不逮杜者乎?(4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