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双重聚焦:复调与双声的心理时空 《迷旎花园》以写人物为主,它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主要聚集在人物精神活动层面。在技法上它更像托尔斯泰小说中的“心灵的辩证法”,而不是以内心独白或心理分析为主的“意识流”,如果要给它以定位,那么它应当属于“心理现实主义”小说。 由于聚焦于人物与心理的双重因素,《迷旎花园》的叙事语言中充满了不同种类的声音和思想,这使得小说本身充满了复调意味。 复调理论是巴赫金在研究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一大发现,“复调”的意思是指在同一部作品中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其实质“在于:不同声音在这里仍保持各自的独立,作为独立的声音结合在一个统一体中”②。复调理论要求小说作品中具有多种充分价值的声音,其哲学出发点是同时共存的感受着的人们地位是平等的。复调小说的世界是一个由众多客观存在着的、相互作用着的心理所构成的世界。 《迷旎花园》中的复调色彩表现得相当浓厚。三个女人一台戏,《迷旎花园》表现的人物全是女人,应该戏中有戏了。《迷旎花园》中的生活世界是由众多各自平等的主体组成的。如果着眼于故事小说的传统模式,很可能会觉得《迷旎花园》是一个缺乏典型和中心的平分秋色的世界。小说所描写的几个女人,是在极为日常化的事件中得到表现和发生关联的,她们的个性与气质方面的差别,更多地是从心理描写而不是从她们的行动中得到解释的。没有哪一个可以看作是本部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小说并没有给其中任何一个人物一个能够成为整个作品中心的支撑点——无论作为研究所负责人的老钱或者是科研带头人赵潇潇。它是一部由几个女性的声音共同构成的整体。并且,恰恰由于她们各自生活与思想的独立性,才使小说在和谐的整体中获得了对话意味。 《迷旎花园》中的女人,正如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一样,不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她们在观察与行动的时候也在思考,她们在思考的时候也在发言。当然,这种发言有时候是公开的,即以一种与他人对话的形式展开的,有时是自言自语或内心独白,也有时候是与内心的自我进行思想斗争和辩诘。不同的思想出自不同的个体,同一个个体由于当下境遇的不同,更由于内心情感的波动,在色调与认识上也很难保持一致。这就使得整部小说具有了多重思想。 不同的思想比肩而立,很难说谁对或谁错。因为每一个行为或话语主体其思想状态都体现了一个利益或生存群体:既得利益者(所长老钱),事业成功者(赵潇潇),普通职员(小方),挖空心思向上爬者(李雨馥),处事淡然者(白云)。她们与其说作为个体,毋宁说是作为某个群体的代表在说话或思考。因此,每一章中的议论文字,阅读者都不能把它们等同于话语主体或作家本人思想立场的表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期待视野随时调整理解的角度或立场,当然也可介入其中与人物或作者进行对话。 《迷旎花园》的复调结构是靠“双声”的叙事手段得以实现的。 根据现代叙事理论,作品中的叙述者既可以等于作者,也可以大于或小于作者,双声是指叙事文本中叙述主体与人物主体两种声音重合的情形。 静心对这种叙事手段驾轻就熟,她在结构作品时,采用自由间叙体的手法,这种叙述方式是叙述者从人物视角出发的陈述方式。在这种叙述方式中,作家可以把她本人即叙述者的讲述渗入到小说中人物言语之中,叙述者直接说出人物的话语却又不加引号。比如第7章描写白云与丈夫聊天时的一个场景:“生活嘛。狂风暴雨充满激情的生活可以欣赏,但不可以承受。正如空难电影给人快感,但决不要涉身其中一样。平静庸俗的生活才是老百姓的生活。”这种形式的独白既是人物心灵自我的对话,亦是叙述者即作家本人对生活的态度与看法。 自由间叙体叙述方式能够给人一种仿佛置身事件其中的真实感,同时又给作家思想介入作品其间提供了相当程度的自由。整部作品虽然以人物自己的发言为主,但叙述者在她愿意的时候随时都可能插进来。小说中一些观点可以看作几个女人自己在传达,但有时可以视为作家自己在表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