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意到这几天媒体、特别是王毅外长的记者会,对领导者角色又有热议。从若干年前“负责任的大国”话语开始,中国在责任担当以及力所能及的贡献之间且行且成长,没有追求成为领导者,却逐渐担当起领导者的角色。 作为此类论坛的语境相关话语,这篇世界经济论坛的主旨发言也有数据说话,笔者关注到的与教育相关的一组数据:“1950年至2016年,中国在自身长期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累计对外提供援款4000多亿元人民币,实施各类援外项目5000多个,其中成套项目近3000个,举办11000多期培训班,为发展中国家在华培训各类人员26万多名。 ”这是对外援助新形态,教育的贡献着实不容小觑,各类培训班的教学有什么共同的教学规律和特色,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关注并贡献智慧的一个新领域。 最后,笔者曾有较多研究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话语分析提供了一种话语:评价话语。让我们考察一下该演讲的评价话语之“包容性发展”。演讲谈到,“过去数十年,国际经济力量对比深刻演变,而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反映新格局,代表性和包容性很不够。” 笔者注意到,王义桅(2012)就这种包容性的价值观有过论述,“中国崛起不能简单停留在自我宣示的层面,而要抓住世界主题从和平、安全向发展延伸的时代机遇,走包容性崛起的道路。其出发点是从理我诉求到利他关切,从民族视角到全球关怀,从历史经验到未来诉求,实现中国与世界的利益共赢、权利共生、责任共担、价值共享。”我们很容易发现,这个包容性的概念最近已经出现在我国政府的话语文本中。在十三五规划中,“包容性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新理念提出,习近平指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十三五规划作为一个遵循社会规律,践行包容性发展的规划,具有权利公平、规则公正,成果共享、共同富裕,利益共容、价值共建三大特征。即“要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广泛听取不同方面、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诉求,积极协调各阶层群众利益,把全体人民团结成为‘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和弘扬主流价值,凝聚价值共识,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从包容性崛起到包容性发展,话语权因为新理念的落脚得到了提升。其实“包容性”这个观念并不是新近才提出来的。早在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就率先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而“包容性”本身也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观念之一。在第十届博鳌亚洲论坛上,“包容性发展”被选定为2011年年会的主题。如果我们追踪一些承载价值观的重要理念的流变踪迹,就会对话语权的形成有更具体而微的感受。 此外,请参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发展权:中国的理论、实践与贡献》白皮书。我国首次推出有关发展权的白皮书,首次高调阐释发展权,表达了政府在促进发展权方面的立场和决心。适逢联合国《发展权利宣言》发表30周年,白皮书引用了其中的主要观点,是显而易见的呼应。 白皮书在结语中写道:“人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人类实现更加充分的发展权,永远在路上。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发展任务异常艰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更加充分地保障发展权,还需作出更大努力。” 中国以宣言通过周年为契机,积极主动发声,对发展权问题争取了自己的话语权,让世界了解并承认中国的发展成就,确认发展权在人权中的重要地位。中国的未来走向既要融入世界人权的主流,又要高举发展权的旗帜,这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世界各国无疑是一个极为有益的方向,可以说,中国在促进发展权方面的举措,是一个典范的“中国方案”,是话语权在理念和实践上的上佳表现。 此外,基于语料库的话语分析同仁们还可统计“创新”、“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等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和使用语境,在这篇演讲和其它中国外交话语中,这些评价话语奠定了中国外交话语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风貌。 李战子 2017年元月19日 (本文初稿转自微信公众号“上海语言学通讯”,已获作者授权,感谢“上海语言学通讯”编辑推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