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少数民族汉语书写刍议

http://www.newdu.com 2018-01-20 中国作家网 白崇人(回族) 参加讨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了人口众多的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55个少数民族中,大都有属于自己的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和印欧等语系。其中12个民族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有和民族语言相匹配的民族文字,并有悠久的历史。此外,还有些民族在历史上产生过民族文字,但并未在全民族中使用,如傈僳族的“竹书”、壮族的方块壮字、苗族的方块苗字、瑶族的方块瑶字以及白族的白文、佤族的佤文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派出专家和本民族文人为一些民族创造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如壮、苗、布依、土、傈僳等十几个民族的文字,但大多没有普及使用。而历史上已经有文字的一些民族文字,也多用于宗教典籍、历史记录以及只被民族上层人物掌握,如纳西文、彝文等。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大多数民族仍处于没有使用本民族文字进行文学书写的状况。
    汉语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我国被广泛使用的人际交流工具。汉语经古代、现代、当代几个发展阶段,形成现在通用的“普通话”。汉字最迟在商代产生(甲骨文),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现在还通行的最古老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规制了汉字统一的书写规范,在全国实施。后几经演变,形成现行通用的楷体汉字。
    我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经历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朝代更替,以及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以及民族间的融合,使用汉语汉字的人群不断增多,汉语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谱写了光辉灿烂的汉语文学史。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汉语文学发展史上,不但涌现出大量杰出的汉族作家、诗人,而且也出现了许多用汉文书写的少数民族诗人、作家。这一历程可以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大江南北就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孟子》中有楚人学齐语的记载,可见当时齐(北方)楚(南方)语言的差异和文化交流的情况。《礼记》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通。”《说文解字序》写到:“诸侯……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但以华夏为中心的汉语,被周边民族逐渐接受、使用。以《诗经》为代表的华夏诸地人民的诗歌和以《楚辞》为代表的南方荆楚民族的诗歌就各具特色。屈原的《离骚》《九歌》等就是楚人使用汉语创作的诗歌(尽管诗中使用了一些楚语特殊词汇)。
    秦汉时期,完成了汉民族的整合,形成了以使用汉语为标志的汉族。汉语汉文有了更加持久的稳定的基础,也有了更加强势的吸引力和辐射力。
    汉代是一个强大繁荣的朝代,边疆广大,与汉族地区接壤的一些少数民族开始习说汉语。汉末,羌、匈奴、巴氐、鲜卑、羯等少数民族势力兴起;西晋末年,这些少数民族在西方北方诸地,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地方政权,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这些政权的上层和文人积极学习使用汉语,并涌现出一些使用汉语书写的少数民族作家。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出现了用汉语书写的《企喻歌》(氐族)、《琅琊王歌辞》(羌族)、《慕容垂歌辞》(鲜卑族)、《琴歌》(氐族)等。传世长篇叙事诗《木兰辞》就出自北朝少数民族诗人之手。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