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国家宝藏》:用大国重器解读中华文化密码(2)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报 杨骁 参加讨论

    
    年轻团队做上下五千年节目
    很多人不会想到,这样一档看起来很厚重的节目,主创团队的一线力量是“80尾90初”的年轻人。谈到节目团队时,刚好第一集故宫的分集导演毕波经过,于蕾将其叫住,让他作为团队的青年力量代表和记者谈了做这个节目的感受。
    现年28岁的毕波老家在安徽,上初中时来北京旅游到过故宫。他一直认为故宫去过一次就够了,所以即便大学是在北京读书也没有再去过。直到做这个节目,他才了解到,故宫博物院有186万余件馆藏,每个月都会换一批藏品展示。而且,故宫开放的区域也在不断扩大,如今已经开放了75%的面积,每次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做过这个节目之后,毕波喜欢上了博物馆,打算以后到一些城市一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看一看。虽然他还很年轻,但当年轻人真正了解了历史,才会培养出一种祖先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考虑,到底要留什么给未来的孩子,这就是所说的“守护历史,选择未来”。
    参与过《开门大吉》《回声嘹亮》《欢乐英雄》等节目的创作,年轻的毕波已经累计执导超过100期综艺节目,但做《国家宝藏》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文博界的“小白”,需要大量学习。他说:“以前做一期90分钟的节目,写文案一般写8页纸,而故宫这一期,同样字号写了40多页,同样的时长里,容纳的信息量特别大,感觉人生的价值都随之升华了。”
    于蕾笑着说:“这真的是一个‘年轻’的节目。这个节目有多年轻?也就是上下五千年!”《国家宝藏》团队里的每一个人,从一开始就知道做这个节目与名利无关,而是一种心灵的高峰体验。“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见识到了就会觉得很值。见识完如果还能做出一个对得起自己和观众的节目,那就更值了。”
    【微点评】
    《国家宝藏》通过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节目融合了综艺、纪录片、戏剧多种艺术形式,这样的节目模式还是首次出现。
    通过这样的讲述方式,把纪录片、演播室综艺、戏剧表演都融在一个舞台上,也让大家看到文物从诞生到留传,直到今天还激扬着某种精神,还“活”在今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