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讲蔡先生主编《中国通史》,还得提及其他两部书,即《中国通史简本》和《中华史纲》。2006年3月的一个下午,蔡先生把我叫到他家中,说他打算编一本《中国通史》十二册的缩写本。原书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观点都不变动。缩写本分为六章,让我也参加进来,缩写第四章宋辽金元时期的宋元部分。他提了几点要求:(一)《中国通史》十二册全书近四百万字,缩写成五十万字。宋元部分五万字左右,先不要考虑字数,写起来再说。(二)以政治史的基本事件为主,这方面的内容不要随意删减。(三)社会经济以及战争的过程要大大简化。(四)专用名词要做简要的解释,一般性的内容可以不要。比如理学的内容尽量简化,理学家的著述不必全部例举;文学部分讲清源流即可。(五)本书的定位是通俗本,材料取舍要得当。文字首先是准确,其次才是简化。 蔡先生还对通俗本的书下了一个我认为是很经典的定义:外行人看得懂,内行人不觉得是外行人说的话。让我缩写时先不想字数的事,是怕我有了框框后,束缚住手脚。蔡先生著述论文,脑子里没有框框,思维是开放式的。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蔡先生仍任本书的主编,修改定稿。参加缩写的共五位同志。我自觉这是先生对我的信任,不敢怠慢,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抓紧干。交上的稿子受到先生的好评。这本书定名为《中国通史简本》,201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华史纲》是另外一部史学著作。2009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出版中国简史的倡议,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陈奎元把这项工作委托给了蔡先生。那一年,蔡先生已年逾八旬,接受任务后当成大事,放下自己手头的其他工作专注于此。两年多后完成这部近三十万字的《中华史纲》。 《中华史纲》的体例与《中国通史》不同,按照史纲的写法,对历史素材有所取舍,不是对每个朝代都讲政治、经济和文化。用蔡先生的话说,主要讲政治,其他都是补充,“叙事酌取要旨,文字务求简约”。依据史纲的体裁,不引原文,不注出处,不用阿拉伯数字(公元纪年除外),不列参考书目。《中华史纲》不是简编的《中国通史》,与《中国通史简本》也不是一样的书,这是一部按照蔡先生自己思路新编的学术性通俗著作。2012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几年来多次再版重印。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己国家和民族代表性的通史著作。蔡先生从1953开始参与中国通史的写作,从照片看,那时候的他是二十几岁英姿焕发的青年,到2013年《中国通史简本》出版,弹指间过去了六十年,他已是耄耋老人。有时候,我望着先生满头白发和他颤巍巍的身影,感慨万千。在我的眼里,先生的名字是和《中国通史》这部书联系在一起的。 当年,范老寄托了对年轻一代史学工作者的期望和心愿,蔡先生竟竭尽六十年的心血躬身实践。当《中国通史》最后付印出版时,先生说:“面对十二册全帙的《中国通史》,总算实现了范老‘完成比不完成要好些’的遗愿。”一句嘱托,毕生的付出。先生说这番话时,又有多少人能体察到他内心的甘苦与酸甜。 蔡先生曾对我说,做学问一定要独立思考,无私奉献。独立思考是方法,无私奉献是精神和行为。先生在史学领域六十余年的辛勤耕耘,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真实内涵。 修晓波,198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历史系,曾在吉林大学等高校任教。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蔡美彪教授研习中国古代史。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留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后调入中央机关。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学人小传 蔡美彪,1928年3月生,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史学会第二、三届理事,曾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在范文澜编著前4册《中国通史》基础上,蔡美彪主持续编完成了5—12册《中国通史》,完整地记述了从中国远古到清末的历史,成为一部影响深远的史学巨著。他专精于辽、金、元历史,研究涉及契丹、女真、蒙古、八思巴等古文字和民族学、文字学、语言学等领域。著有《辽金元史考索》《中华史纲》《元代白话碑集录》《八思巴字碑刻文物集释》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