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徐寿:第一个在《自然》发表文章的中国人(3)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北京晚报 newdu 参加讨论

    
    主张中西医汇通
    1876年,徐寿撰成《医学论》一文,对传统中医提出批评,称“中医徒讲阴阳、五行、生克,为空虚之谈也”。
    徐寿擅长中医,1862年时,著名诗人吴大廷患肠秘病,经徐治疗得以缓解。
    徐寿批评中医,因他阅读了傅兰雅、赵元益的《儒门医学》,有感而发。
    在文中,徐寿写道:“西医用听法以知心肺之病,华人未习其法也;用器以测肺之容气多寡,定人强弱,华人未有其器也;以化学之法以分溺中之各质,华人习化学者甚少也。”
    当时有人说西药多用金石,药性酷烈,不像中药多用草木,徐寿反驳说:“西国药品约二千八百余种,金石居其二,草木居其八……何必震惊乎金石而不用哉!”
    徐寿并不全面否定中医,而是主张“中西医汇通”,他的文章体现了清代中医实证派与内经派之间的分歧。
    实证派强调疗效,尊奉《伤寒杂病论》,不愿讨论阴阳、五行、生克之类,名医叶天士等即属此派。清末名医王清任在传教士的帮助下,画出了中医历史上最准确的人体解剖图,赢得美誉。
    内经派有完密的理论体系,尊奉《黄帝内经》。
    徐寿偏重实证,视建构为迷信。他四季祭扫只祭祖先,不祭其他神灵;家中有人去世,不请僧道念经,安葬时也不找风水先生;在生活中,对“所有五行生克之说,理气肤浅之言,绝口不道”。
    死后被追赠为二品官员
    徐寿“赋性狷朴,耐勤苦,室仅蔽风雨,悠然野外,辄怡怡自乐,徒行数十里,无倦色,至老不倦”,晚年淡泊功名,专注于化学事业,他说:“化学各事,初视似无意趣,然久习之,实属开心益志,且与民生实用大有益。”
    许多文章称徐寿“布衣而终”,其实1873年,徐寿与华蘅芳、徐建寅等人一起被任命为江南制造局提调,成为“从五品知府存记”。如此微职,确与其能力、贡献不相匹配。
    1884年, 67岁的徐寿逝于格致书院,清廷追赠他为二品官员,李鸿章称赞他:“讲究西学,实开吾华风气之先。”
    徐寿的儿子徐建寅是“中国无烟火药之父”,性格耿直。
    1895年,光绪曾“特旨召见,垂询时局,奏对称旨,寻派查验天津威海船城,复命后留充督办军械章京”。
    据徐家后人徐少霓说,在此次调查中,徐建寅发现炮台位置、战术上均存弊端,遂致甲午之败。李鸿章希望徐保持沉默,愿赠以高官,徐不为所动,因此长期被李排挤。
    徐建寅在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前身)任职时,因产品质量超过洋货,得到张之洞赞赏,原厂总办刘某嫉妒,买通机匠,在齿轮中暗置炸药,谎称机器出故障。徐建寅前往排除,结果轰然一声,现场16人全部殒命。
    刘某后向张之洞承认了自己的罪行,但张之洞怕承担连带责任,便对外宣称徐建寅在监制火药时殉职。
    徐家后代英才辈出,多以科学为志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