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莽苍苍斋收藏重见天日 田家英,原名曾正昌,四川成都人。1937年,15岁的他便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48年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担任中央办公厅秘书室主任、中央政治局主席秘书、主席办公厅副主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等职务。1966年5月去世时,田家英年仅44岁,而他的遗物以及小莽苍苍斋的收藏也一直被封存在中南海永福堂中长达14年之久。 1980年,田家英得以平反昭雪。“当时,我母亲接到中央办公厅的一个电话,‘退生活用品’。”曾自回忆起当时情景依然历历在目,“我随母亲来到中南海,通报了姓名,有人把我们带到永福堂。然后来了一队解放军,一辆大卡车,就往上搬,上面的土有一寸厚。”最后,田家英的夫人董边默默地在几十页遗物点交清单上签了字。 起初,整理这些清代墨迹,陈烈心存疑惑:“我刚开始接触时,一点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是一大堆东西。田家英先生的笔记是没有退回的。所以一开始整理这些藏品就是摸索着,不明白他当初为什么要收藏这些人的墨迹。如果是为了欣赏,不应该收藏这些人的,因为当时有很多收藏书画的,都是收书画方面的名家,而不是这些学者。经过这二三十年的整理和采访,才一点点理清楚,这些收藏远比那些书画名家的作品更具历史价值,且田家英的收藏也是非常系统的,在这一类藏家中可以说首屈一指。” 收藏源于修清史的夙愿 谈到田家英的收藏,不得不从延安时期说起。田家英在去延安之前,在四川当地已经小有名气,发表了大量的杂文、小说、评论等,而且在《华西日报》上和别人辩论,那时他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田家英3岁丧父,9岁失母,原本殷实的家境日渐败落。他12岁辍学当学徒,15岁靠稿酬收入独立生活,考上了中学。然而仅仅过了一年,就因参加抗日救亡活动,被校方开除。算下来,他在校学习的时间总共不过6年。他的学识,主要靠自学得来。 15岁,田家英来到延安投身革命,就读于陕北公学。两年后,因其学识广泛,加之当时延安教员紧缺,而被破格提为教员,教授文史。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田家英常常在《解放日报》发表杂文,其中因《从侯方域说起》一文被毛泽东注意到,请他给刚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毛岸英当老师。 在杨家岭中央图书馆,田家英反复阅读了20世纪20年代萧一山撰写的《清代通史》。但由于受当时条件限制,大量新发现的史料和研究成果未能加以采用,给这部书留下很多遗憾。田家英那时就立志写一部清史,因为萧一山写《清代通史》的时候,也仅20多岁。 1949年,北京解放。那时北京城的旧书摊比比皆是,琉璃厂、西单、东单、东安市场、前门、隆福寺都不难见到,不但书多,价格也便宜。对于酷爱读书的田家英,真是天赐良机,闲暇时光,几乎都沉浸在书中。大女儿曾立回忆:“当时我父亲住在中南海永福堂,母亲是《中国妇女》杂志社的社长,为了工作方便带着我和保姆在灯市口住。我父亲天天晚上吃完晚饭,就来灯市口看望我们。这一路上,经过王府井、东单等地的一些书铺,常常抱着一捆书回来。” 此时,田家英逛书店,还承担着为毛泽东置办个人图书室的重任。凡买来的书,首先看主席那里是否有。一次,合作总社的邓洁告诉田家英,他们从没收的敌伪财产中发现了一部乾隆武英殿本的二十四史。田家英得知,虽然也一直梦想有一套二十四史,但想到主席还没有,立即差人取回送去。毛泽东极其钟爱这部书,20世纪90年代线装书局便根据这部经毛泽东评点的史籍,影印出版了《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 在逛旧书摊的过程中,田家英发现,在一堆堆的旧书中,时常能够见到一些清人留下的信札、笔记等。这再次勾起了他一直对清史的兴趣,开始有意购买。曾立记得,每到放寒暑假期间,父亲都会时常带上她和妹妹一起去逛旧书摊。“西单、东安市场、琉璃厂都是他经常出没的地方。好几次毛泽东有事找他,都是让卫士把电话直接打到琉璃厂的书店或者古玩店。那时,他领着我们,从中南海东门出来,穿过故宫的筒子河,一直走到王府井东安市场,路上给我们买个冰棍,还边走边讲故事。他特别爱讲古代的笑话,都是《笑林广记》这些笑话集里面的,我们一边听一边笑。那时候,东安市场、西单商场都是一个摊一个摊的,里面像小胡同似的,很多很多的旧书摊,卖旧书信的可多了,几毛钱一封。他就在那一张一张翻,看上很长时间。” 田家英刚开始收这些信札、册页的时候,是见到就买。收的东西逐渐多了,他开始有了想法,希望能把萧一山编的《清代学者著述表》中提到的学者的字迹都收齐了,表中共列举学者一千几百位。后来这本书就放在他的案头,每得到一件墨迹就在书中核对,并在其名下点个红点。他出差,这本书是从不离手的。他比喻说:“这就是清朝干部的花名册。”渐渐地,他的收藏就不局限在收藏册页、信札了,包括对联、轴子都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