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徐冬梅: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文学教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教育新闻网 徐冬梅 参加讨论

    母语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文学教育
    亲近母语创始人 徐冬梅
    每年春天的这场中国儿童阅读论坛的聚会,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特殊的聚会,每一年都有新的话题。刚才听梅子涵老师的致辞,我特别感动,内心里产生了非常特殊的诗意,想起十多年来和朋友们一起走过的路程。十年之前最初的时候,儿童阅读并没有被发现,亲近母语的源初就是让它被大家所感知,总要有一个最初点灯的人,我想梅子涵老师和朱自强老师都是这样的人。
    儿童阅读需要每个人都散发光芒
    王阳明说:“夫一人为之,二人从而翼之,已而翼之者益众焉,虽有难为之事,其弗成者鲜矣。”梅子涵老师和朱自强老师都是最初发出呼唤的人,朋友们都听见了。那么,从这个源头出发,每个人都发出自己的光芒,然后大家来到这里就形成一种场,最后大家回到自己的乡村、教室去做这件事,这样的场就形成了一种势。我想,今天儿童阅读的热烈,就是为历史的选择提供了一种可能。所以,我相信,我们都是创造历史的人。
    十年了,时间都去哪儿了?
    十年了,我们都做了什么?
    我们一直在做两件事,一是倡导儿童阅读推广,二是促进儿童母语教育的改革。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其实是一件事,即回到教育之道、教育常道,回到儿童、母语和教育的本质。
    儿童如何学习母语?
    【母语教育不是为了单纯的听说读写,而是要培育未来的公民。母语学习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文学素养、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素养和生命智慧和谐发展的过程。】
    亲近母语是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开始,来关注儿童的母语教育。
    在现行的体制下,孩子们是如何学习母语的?心平公益基金会伍松曾指出,在现行体制下,即使儿童阅读推广了十几年,然而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仍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点。母语教育被降为语言的训练,孩子们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做各种各样的练习和测试上,孩子们原本应该欢快的童年,却在每天的看拼音、写词语、改错别字、改病句这样无聊的、没有意义的时间中流走。一二年级的孩子,每天做作业要花好几个小时,老师每天忙不迭的把作业挂在网上,家长们下班后忙不迭的上网下载作业,然后辅导孩子作业。孩子们这么辛苦,老师们这么辛苦,最终结果怎么样呢?大量的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听说能力很差、几乎不会写作,更不要谈什么文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十多年前,我们开始思考孩子们为什么要学习母语,不是为了做作业,也绝对不是为了单纯的应试。母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一个民族以及培养未来公民来说,包括四个层次,最显性和最基本的层次是母语文字的应用,也就是听说。作为一个未来的公民,必须具备最基础的听说读写的技能。
    在此之上,母语教育必然是一个民族的文学教育。儿童情感的养育、心性的养育、想象力的养育,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始动力,母语教育必然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这样一个文化的传承,绝对不是国粹者们所认为的只有民族文化。我们本身的文化即生活习惯、生活习俗文化,包括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一个孩子学习母语的过程其实是精神成长的过程。
    母语教育不是为了单纯的听说读写,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是要培育未来的公民。母语学习的过程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文学素养、人文素养、传统文化素养和生命智慧和谐发展的过程。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来说,学习固然是为了培养劳动者和有基础功能的人,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未来能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儿童如何才能学好母语?
    【文学的阅读和教育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好内容载体、途径和形式。小学母语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儿童提供丰富、优秀、更多和儿童深层心理结构想对接的材料和母语学习环境。】
    第一,从儿童的心理出发。我们还没有真正在心理学和教育学意义上发现儿童。所以,亲近母语多年来承接五四先贤“发现儿童”的精神,承接二三十年代在民国时期就已经让儿童文学教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主流。在小学语文界,以严义先生为主流,他们认为儿童处在一个文学期和艺术期,母语学习必须是有趣味、有意义的精神活动,绝对不能变成毫无意义的听说读写的工具化训练,这种训练是对儿童身心的伤害,是应该被谴责的教育行为。老师必须有这样的自觉和意识,当我们有这样的意识时,我们就能打开这个屋子,为孩子们点亮一盏灯,送来他们需要的光芒。
    儿童需要文学,他们的生命发展需要旋律和故事,因为他们天生喜欢童谣、民间故事、童话,喜欢儿童故事和动物故事。文学阅读和教育是儿童学习语言最好的内容载体、途径和形式,因此小学母语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为儿童提供丰富、优秀、更多儿童深层心理结构对接的材料和母语学习环境。我一直强调课程内容大于一切,也就是说,只要你做一个点灯的人,把好书带到孩子们面前,你就完成了30%至50%的教学。如果你是一个负责的老师,你天天就在那儿教教材,每天做练习,你再认真,也是在伤害孩子。我们要无限相信经典的力量,无限相信文学的力量,而且无限相信儿童的潜能。
    第二,儿童的言语发展一定是在言语实践中完成的。我们一定要认识到,阅读才是儿童最重要的言语实践活动,而不是永无止境的作业。阅读是母语学习的核心环节,而学习母语的环节是从听读到说话、阅读,最后到写作,但并不是一个完全线性的流程。阅读不断在推进听说能力,也不断在推进写作的能力,所以阅读是一个核心的环节。十多年前我们就认识到,只研究如何教教材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因此我们找到了儿童阅读这个切入口。很多语文教学的改革者是从不同层面切入的,比如说原来的小学语文改革体系里,有的人在做听说研究,有的人在做课外阅读,有的人是从传统文化的教育角度切入。但是,亲近母语认为母语教育必须从儿童阅读、从文学教育切入,这是儿童感兴趣的,儿童可以非常好地把文学阅读转化为他的语言。这个话题是跟本届论坛的主题高度相关的,也是非常基础的认识,儿童的语言发展和文学阅读是互为依存的两个层面。
    亲近母语十年来做了什么?
    十年来我们做了什么?
    第一,我们一直在倡导儿童本位的母语教育理念。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和特殊的生命阶段。每一个儿童都能学会说话,说明儿童是天生的语言学习者,母语教育必须和儿童的天性合作。儿童是天生热爱旋律、韵律和故事的,因此诵读诗歌、讲述故事、分享阅读,用文学教育和艺术化的教学方式是最好的教学方式。
    第二,为了给老师们提供更加可执行的、可操作的体系,我们研发了儿童本位的系列阅读课程,包括诵读、吟诵、主题阅读、童话书和整本书,供乡村、城市老师们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每年的儿童诵读课程有近200万人在用,这是在老师和家长口口相传的基础上建立的。我们建议老师每周开展一节主题阅读课,从全国优秀的童话书和整本书当中选择了很多优秀课程,开发出系列推荐的书目、课程的书目及案例给老师们操作。
    第三,致力于开展亲近母语课程的实验。十多年来,在全国近300所实验学校中建立了10所合作学校。我们致力于构建平台,开发全面系统的体系,可以让点灯人脱颖而出。
    文学改革和儿童语言方面的几点问题
    【为什么儿童阅读要课程化,要采取班级阅读会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阅读方向引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的改革当中,我们发现了文学改革和儿童语言方面有一些问题。
    第一,关于儿童阅读的课程化和自主阅读问题。心平公益基金会的伍松老师曾说:“目前,有很多体制外的朋友在推动阅读,他们资助很多的乡村学校,但他们对于在课程之内的儿童阅读课程有很大的怀疑。”因为从体制外看,把书交给孩子,儿童的自主阅读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为什么儿童阅读要课程化,要采取班级阅读会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阅读方向引导?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在推动阅读的最初,有书可读是第一阶段;其次,鼓励孩子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去选择书,而且进行阅读分享。让孩子自己去阅读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是要真正大面积推进阅读,最终达到儿童文学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理论和教学体系,必须认识到儿童阅读的课程化和课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实际上,老师们可以通过这次活动看到很多这样的课堂,它们并不像传统课堂,因为它们的阅读材料是孩子们喜欢的,是跟儿童的生命发展相关的。所以在讨论中,孩子们是非常乐于分享的。因此,我觉得在整个阅读推进当中,一方面要重视儿童的个性化阅读,让孩子们有更多阅读和选择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儿童阅读的课程化。
    关于儿童阅读和课外阅读,不知道还有多少老师还在用“课外阅读”这个概念?我希望大家放弃。在十多年前,我就提出课外阅读的内涵是什么?其实,对此大家是有分歧的。到底是课本之外的阅读,还是课程以外的阅读?
    有很多学校把儿童阅读作为一种特色来做,我是反对的。我认为,阅读是基础教育最基本的教育行为,阅读是每一个儿童应该享受的权利,而不是课外阅读,中国的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开展阅读,而且应该是课程之内的。
    第二,要倡导儿童阅读。有的朋友问:“亲近母语的观念是不是只主张让孩子们去读文学、童话书、儿童文字?”我说:“不是”。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儿童文学或者儿童的文学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作家,就是为了培养未来的文学的生产者、劳动者,我觉得这个观点是非常狭隘的。全民阅读、全民教育、未来的公民教育需要最基本的文学教育,文学教育并不是大家认为的美文的阅读,也可能是清浅的阅读。儿童的文学阅读不仅仅是儿童文学的阅读,而应该是文学化。孩子们有多种需求,孩子们需要去认识身边所处的世界、社会。世界在发生什么,文学教育就需要有更深广、更宏大的背景。
    我一直在想,儿童的文学阅读,是不是应该有更深广的开拓?当然这也需要中国的儿童文学写作者作出更大的努力,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以及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很多事情写出来,让孩子们觉得是真正需要的。如果要让我们推荐孩子们可以读的历史书,还可以推荐什么?如果要给孩子们推荐一本书,让他们去认识身边的世界,让他们具有基本的哲学思维的话,有这样哲学启蒙的书吗?所以我想,我们倡导儿童的文学阅读其实是一个更大的范围。
    第三,今后十年亲近母语将做什么。亲近母语将致力于打造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的专业平台,包括研究研发教师专业成长和系统服务的平台。就儿童阅读的深入研究展开公共讨论,并联合国际国内的学者来攻关、突破一些问题,比如说阅读素养的评测,比如说儿童阅读对于一个孩子的语言发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究竟是什么样的意义?我们目前在这个方面非常缺乏,包括一些个案的积累和研究,我也倡导老师们积极参与这样的研究。我们会建立这样的平台,让所有有志向、有理想、对儿童有深入理解的老师,加入到系列课程的研发中来。我们会在原来的基础之上,在两个高峰论坛和系列的点灯人基础之上,建立点灯人大学,通过工作坊这种小的形式来系统化构建亲近母语组织课程。今年将推出点灯人大学在线课程,让更多不能来到现场的老师分享亲近母语教师专业的课程。
    第四,集十多年的研究成果,亲近母语推出了“阅读地平线”专业系统的儿童阅读解决方案。从阅读的文化环境打造阅读课程建设和种子教师这三个方面,向区域、校园、公益提供系统的专业服务。
    本届论坛主题为:儿童的文学阅读和语言发展。今年我们和中国教育新闻网、新教育研究院、心平公益基金会一起,联合发起了“阅读改变中国”年度评选,并把年度评选的颁奖仪式放在论坛开幕式后进行。今后我们将每年举办这样的活动,希望给更多老师提供平台。
    我非常希望做一次全国范围内关于儿童阅读的调查。作为一个民间机构,亲近母语目前还没有实力来做这个工作,但是根据我的调研和了解的情况,我认为,在中国1亿小学生中,享受到保质保量的儿童阅读的孩子不到5%,我估计在2%-3%左右。
    我们要为10%努力!
    大家都知道,10%是有定律的,达到10%必将引起该领域的变革。
    我们在一起走过了10年、15年。各位朋友,各位点灯人,你们有信心相信我们再走10年、20年、30年吗?
    祝福大家!
    (注:本文根据“第十届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暨亲近母语教育研讨会”会议发言和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