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汉同志: 你好! 有两个东西请你们考虑要不要也列入斯诺附录: ①鲁迅先生逝世后,我曾约斯诺写一悼念文章,后来刊在1936年11月25日上海《大公报》第十三版(文艺)上,题为“鲁迅——中国的伏尔泰”。我在下一篇回忆中将提到它,因此,如列入,可以前后呼应。 ②《活的中国》出版后,我曾请杨刚写一书评,刊在1936年1月17日上海《大公报》第十三版(文艺)上,题为“评‘活的中国’”。除了对此书作了总的评价外,她还很认真地核对了原作,列出斯诺作为记者加进的(即原作所没有)的句子,很说明问题。杨刚解放后先任总理秘书,管外事;后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是人民日报八大代表,我在第二篇文章中还会提到她的。(1956年她去飞机场接外宾,汽车出事故脑震荡。) 如果你们想采用,可持个人或集体借书证、涵(只需现代室或你们组的章即可)至北图报库(西什库后库)可以立即复制,很省事。介绍信上最好开明要复制什么,在什么版面上。复制很便宜,两篇也就一元左右,比抄要省事多。 两篇文章加起来也就五千字之谱。 祝近好 萧乾 11月9日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11月出版的《新文学史料》第1辑设有“关于《活的中国》”专题,除了萧乾的《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记〈活的中国〉》《活的中国》的目次,还有文洁若翻译的斯诺为《活的中国》写的编者序言、尼姆·威尔士的《现代中国文学运动》《活的中国》的参考书目,杨刚的《评〈活的中国〉》。萧乾的《斯诺与中国新文艺运动——记〈活的中国〉》写于1978年8月,《新文学史料》创刊于1978年11月,由此可以推知,萧乾给牛汉的这封信,写于1978年9月11日。 另外,斯诺写的《中国的伏尔泰——一个异邦人的赞辞》,刊于1936年11月25日的《大公报》。信中提到的“下一篇回忆”指的是萧乾在《新文学史料》1979年第2期刊发的《鱼饵·论坛·阵地——记〈大公报·文艺〉(1935—1939)》。关于杨刚,萧乾在数篇回忆的文章中都有提到,“自从一九二九年在朗润园一次田尼生诗歌朗诵会上同杨刚相识以来,我们的过从算是密切的:姐弟相称,从写作到人生观,无话不谈”,“她是我一生的几位挚友、益友和畏友之一”,“我走入社会以来,在一生几个重要关头,都得到过她的帮助”。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