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思想与文学——关于里下河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18-01-16 文艺报 黄 玲 参加讨论

    对于文学,我一直有个最基本的判断,那就是不管文学的形式如何变化,也不管其表现的主体是谁,是民族国家,还是普通个体,最终都是思想的深度决定了文学的高度。因此,如果哪个地方文气充沛,文脉悠长,那么按图索骥一路探寻下去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地方往往也是思想的生产地。
    历史上,里下河地区是个“水势回绕,风气之秀,发为人文科目之盛”的地方,文脉相当深厚。在长期的韬光养晦中,这片土地终于在明代迎来了本土的大思想家、著名的泰州学派创史人王艮。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泰州学派引领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对晚明以后的哲学、伦理、社会、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和影响。当一个地方有漫长的文明史,而且在这个历史中形成了思想家的话,它对本地的影响当然是尤为巨大的。
    思想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呢?它可以以理论或著作的方式存在,但更重要的其实是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一个地方的思想要影响文学,它一般不会是直接影响,你要随便问个里下河作家或评论家他受什么思想影响,他也许说不上来,因为思想往往是以人们习焉不察的方式,通过民风习俗、地方制度、生活方式等无数中介,先影响个体,再通过个体被建构到文学或文学评论中影响文学,这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但这种通过无数中介影响个体、影响文学的思想却是最有生命力的,因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可以被代代承续而成为一种传统。今天,影响里下河地区人们思想的路径有很多,有当下各种多元的思想理论,也有主流价值观,同样,许多传统的思想也在影响人们的生活,这些传统思想不怎么为人察觉,但一定是存在的。
    从施耐庵到刘熙载,从作家到文艺理论家,里下河一带文风繁盛久矣。从2009年的“兴化文学现象”开始,这几年,里下河文学更是越来越受到文学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很多出生或成长在里下河地区的作家和评论家们也开始作为一个群体被讨论和研究。我们发现,里下河著名的作家基本上都以小说见长,兴化还被誉为中国小说之乡,这与施耐庵开创的小说传统也许不无关系。我们看一下里下河作家群名单:汪曾祺、毕飞宇、鲁羊、朱文、楚尘、鲁敏、朱辉、庞余亮、刘仁前、顾坚、罗望子、王大进,等等。粗粗一看,这些作家之间似乎没有太多相似之处,但读他们的作品多了和久了以后,我们至少可以感受到这样几个共同点:比如,那种整体上温柔敦厚、恬淡内敛的美学风格;比如,专注日常生活,不约而同远离宏大叙事的默契;比如,永远关注人和人的命运,热衷于挖掘人性,并对人性心怀悲悯。这些特点几乎在所有的里下河作家笔下都可以找到。如果我们联系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即道”、“淮南格物论”“明哲保身”“以身为本”等主要思想主张,那么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泰州学派思想对里下河文学非常深远的影响。
    再看一下里下河的评论家名单:丁帆、王尧、叶橹、费振钟、王干、汪政、晓华、温潘亚、姜广平、吴义勤、何平等等,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应该是找不到第二个评论家队伍如此齐整的地方了。跟里下河的小说家一样,里下河的评论家之间似乎也没有什么共同点:他们有的身居学院,有的在作协文联系统,也有完全脱离于体制之外的自由评论家;他们的文学思想和批评路数并不相同;他们各自擅长的批评领域和方向也不尽相同。但把这些评论家的批评文章放在一起研读,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首先,他们的评论都是“在场”和“及物”的。紧跟当下文学创作,及时作出同时代的理论反应,由心出发,贴着文本,敏锐而犀利地说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少有刻板的程式与套路;其次,他们的批评文章都体现着批评家自身的创造,他们的性情与才情。他们有的执著于为思想启蒙呐喊,有的果断地为日常生活的合法性正名,还有的喜欢用近乎苛刻的标准审视文学的语言及其创造的艺术世界,挥洒淋漓,透着浓郁的文人气、才子气;第三,他们都强调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及其自身的文体特征,重视表达的美感,他们的批评文章常常是充满思想深度的美文。可见,里下河的诗性批评传统在自觉不自觉中依旧被今天的里下河评论家们很好地延续了下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