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中国人的审美理想与价值追求。近年来,随着全国上下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也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多年来,很多优秀学者已经在这条道路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用他们的坚持与付出,继往圣之绝学,开文化之新局。郭英德教授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位。 阅读他的著作与文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治学的特点,可试以三“文”概括,即文献、文学、文化,文献是基础,文学是核心,文化是指归,三位一体,共同标识出其在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领域刻下的学术轨辙。 文献研究扎实而精深 中华传统文化并非抽象的存在,古典文献是其重要的载体。郭英德非常重视古代文学的文献研究,他曾多次指出,文学研究的根基在文献研究,扎实而精深的文献研究可以支持甚至引领更深入的文学、文化探索。 郭英德的博士学位论文名为《明清文人传奇综录及研究》,即包括文献与理论研究两个部分,其理论研究部分为20余万字的《明清文人传奇研究》,而文献部分则为100万字的《明清传奇综录》,后者对明清传奇的现存剧目作了系统而全面的清理,搜罗宏备,考辨精详,是文献学领域的经典之作。此书出版至今虽然已过去二十年,但对戏曲研究者而言,仍是案头必备之书。 近年来,考虑到散文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方面的核心地位与中国古代散文研究零散薄弱现状之间的矛盾,郭英德毅然放下手中正在进行的几项学术研究,承担起组织实施“中国古代散文研究文献集成”重大项目的艰巨任务,经过数年攻坚,此项目现已出版《历代赋学文献辑刊》200册;项目的核心成果,1200余万字的《中国古代文评专书全编》也正在编辑出版中。相信随着这一项目各项成果的陆续出版,会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研究奠定扎实的文献基础,提供丰富的阐释空间。 在长期的文献整理实践中,郭英德对文献学理论也有着系统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撰写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论与方法》一书,该书凝聚着编著者十多年从事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的心得。该书以古典文献形态学、古籍版本学、古籍校勘学、古籍目录学、古籍注释学、古籍考证学、古籍编纂学和古籍检索学等构成完整的内容结构,充分体现出编著者对中国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构想,使全书具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和独特的理论色彩。 文学研究多维而独特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郭英德有着多维的成果和独特的贡献,全面论述几无可能,姑以例举的方式做挂一漏万的评述。 首先,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面他提出了“研究史”的概念。这具体体现在郭英德与同仁合撰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学界认为该书“是古典文学学科第一部综合性的研究史,也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很有特色的学术史”。 “研究史”是郭英德教授独创性地提出的概念,这一概念以其开放性和宽泛性的结构,更切合中国的“大文学”、“泛文学”观念,有助于打破以往用西方文学理论来框范中国文学现象的陈规陋习,全面而深入地审视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成果,透视文学研究与经学、史学、子学以及文献学研究结下的密不可分的因缘关系,从而给中国古代的文学研究作出更为准确的定位和生动的描述。 其次,他对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了理论性的建构。 文体的生成与演变是中国古代文学史演进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对中国古代文学现象的研究,归根结底应当是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文体研究。然而,文体研究却一直徘徊在西方话语体系与中国固有文体两极之间,或架空理论,抱残守缺,或以西律中,削足适履。原因就在于我们一直没有进行有效的文体学理论框架的建设。有鉴于此,郭英德撰写了《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一书,在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领域独辟蹊径,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其书在翔实细致的文献考证基础上,对中国古代文体分类学、文体形态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独出心裁的理论见解;最重要的是,擘画出文体研究的四个层面,即体制、语体、体式、体性,从而使得古代文学的文体学研究“有法可依”,从而大大推进了古代文体学的研究。 与此同时,郭英德还以具体的文体学个案研究为其文体学研究思路作一范例,如以《明清传奇史》释传奇之体式,又辅以《明代传奇戏曲文体研究》释其体制、语体及体性。再如郭英德主编的400余万字的《中国散文通史》一书,也鲜明地贯穿着他的文体学思想。 再次,他对中国古代文学学科的建设进行了反思。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也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但研究界往往身在庐山之中,虽亦精研一草一木,却难识庐山真面,更遑论跳出既定研究格局来省视研究的航向。 然而,这却一直是郭英德在思考的问题,他先后撰写了《古代文学研究的两难心理与多元选择》《论文学史叙述的原则、对象和方法——以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撰写为中心》《“知人论世”的古典范式与现代转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私人化”倾向》《悬置名著——明清小说史思辨录》等系列论文,仅从这些论文的题目即可窥见作者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格局的建构与反思,后来这一系列论文也辑为《建构与反思——中国古典文学思辨录》一书出版,从批评、历史、理论三个层面,对古往今来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反思性建构和建构性反思。应该说,这已经远远超出对具体研究的意义,而上升到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格局的宏观架构的层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