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沃波尔的焦虑和愿景:《奥特朗托城堡》中哥特想象的政治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18-01-12 《外国文学评论》 陈姝波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霍勒斯·沃波尔的《奥特朗托城堡》问世于英国社会急剧转型的十八世纪中后期,它融古代传奇与“现代”写实小说两种文体于一炉,开启了哥特小说创作的先河,其中的哥特元素形象地表现了以作者为代表的中产阶级的焦虑。本文从政体、身份、性别三方面解读该作品,探讨作者重建理想社会形态的乌托邦冲动以及自我舒缓焦虑的策略。
    关 键 词:霍勒斯·沃波尔/《奥特朗托城堡》/哥特想象/社会转型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12&ZD17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陈姝波,女,196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英美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英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英国十九世纪文学和当代文学,近期出版的专著有《碎片人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知识女性生存状态的文学构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发表的论文有《失真的女人——论<吹口哨的女人>对“自由女性”的重构》(载《国外文学》2015年第1期)。
     
    《奥特朗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以下简称《城堡》)是英国作家、辉格党人霍勒斯·沃波尔(Horace Walpole,1717-1797)的作品,初版于1764年,有哥特小说“开山之作”之称。在不少主流批评家眼里,这部小说除了在文类上有“别具一格”的创新,其他方面似乎乏善可陈,常被看作一部逃避现实、哗众取宠的廉价之作。①不过,随着二十世纪末“文化研究”的兴起,哥特文学成为研究热点,作为该文类滥觞的《城堡》再次进入学者视野。②本文认为,虽然《城堡》是一部存在不少瑕疵的消遣作品,但它在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影响不容小觑。它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呈现了十八世纪后期以作者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在社会急剧变迁之际的“转型焦虑”以及他们幻想理想社会形态和舒缓压力焦虑的乌托邦冲动。
    一、哥特:“转型焦虑”的另类表达
    新的文类和文学程式、风格的产生,既是文学传统和审美趣味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又与新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息息相关。特里·伊格尔顿将后者归纳为文化中某种巨大的社会或意识形态变迁导致的“集体心理需求”。③哥特小说在十八世纪后期的走红似乎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如伊恩·瓦特所说,小说在十八世纪的产生与当时中产阶级文化的兴起有不解之缘,是中产阶级个人奋斗、自我独立、进取精神的表达和延伸,那么,作为其分支的哥特小说则是这番经验的另类叙述。所谓“另类”,是指它异乎当时主流的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克制、写实的创作风格,将经验的生存焦虑和愿望诉诸奇异的想象,通过描写暴力、恐怖和超自然现象,曲折而隐晦地回应内心的需求。
    《城堡》问世于十八世纪后半叶,那时,方兴未艾的工业革命正使英国逐渐从农业社会向经济发达、国力强盛的工业社会转型。这一方面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也因社会急剧转型而导致失序和混乱:阶级升降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心理的变化;经济繁荣背后,物欲膨胀和享乐主义甚嚣尘上;连绵的战争和频发的恶性暴力事件带来恐慌不安;政治体制上的压抑腐败以及党派间的争权夺利令人大感失望,等等。现实的纷扰和动荡让人无所适从,颇觉“今不如昔”,社会上弥漫着一股浓重的崇古怀旧之风。就是这股怀旧思潮,促发了四十年代一场重振中世纪建筑的“哥特复兴”(the Gothic Revival)运动,其始作俑者便是酷爱古董收藏和艺术研究同时擅长文学创作的霍勒斯·沃波尔。如今还屹立在伦敦西南特威克纳姆的仿古地标“草莓山庄园”(Strawberry Hill House)便是他在此次复兴运动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代表作。高耸的尖塔、厚重的石墙、狭长的窗户、彩色的玻璃等中世纪建筑的元素和风格,让观看者产生了时人埃德蒙·伯克所谓的“崇高感”(the sublime),在端庄典雅的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一统天下的十八世纪,这一外形嶙峋突兀的“另类”庄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体验。
    《城堡》可谓沃波尔将“哥特复兴”大业扩展到文学界的“一个创作实验”,正如他在小说第二版的“序言”中所说,该作旨在“创造一种新类传奇”④,即,将“古代传奇”的“纯想象和不可能性”与受“普通生活”的“可能性规则”制约的“现代传奇”糅合在一起(see Castle:7)。通过描写神秘、离奇等激烈的“反常”,如超自然的鬼怪神灵、暴力恐怖事件以及最后的征服和回归常态,这类作品使人在巨大的“惊吓”和“恐惧”的刺激后,释放压力,并在想象世界里暂时获得应对和解决现实世界矛盾的信心。哥特复兴是对启蒙时代以平静、理性、中规中矩为特征的新古典主义美学的一次逆袭,它为现代唯理主义束缚下的人提供了诗性的灵感和想象的空间,正如文化学者大卫·庞特所说,它为“英国文化带来了它所迫切需要的激情、活力和宏大的精神”⑤。
    十八世纪的“哥特复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时社会制度、文化气候的不满和反叛,而想象中的中世纪则成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过去的好日子”。另外,想象和重构中世纪一方面适逢其时地赋予一个崛起中的国家所需要的一种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另一方面也为随工业革命而迅速上升但自觉根基不稳、前景不明的一个新阶层——中产阶级——提供了表达内心不安、抒发社会转型焦虑的途径。《城堡》明显徘徊在两个时空之间,即中世纪的意大利公国和“当下”十八世纪的英国,故事和人物形象古今气息兼备,产生了扑朔迷离的效果。弗雷德·博廷这样概括哥特元素与时代危机和转型焦虑之间的契合:
    将当下投射到一个哥特式的过去,是作为更广泛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剧变进程的一部分出现的:十八世纪哥特式地迷恋骑士制度、暴力、神奇人物和狠毒贵族这一现象,产生于资产阶级和工业革命时期,一个启蒙哲学和观念不断世俗化的时代。它与封建制向商品经济转向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中财产、政体和社会的概念正在经历大规模的转型。与此同时,自然、艺术和主体性这些观念也在被重估。因此,哥特与跟当下的危机和变迁相关的焦虑和恐惧产生了共鸣。⑥哥特元素被称为“处理西方文化最根本的恐惧和焦虑的一个重要的、多层次且具深刻象征意义的手段”⑦,它既是作家因碍于现实压力而迂回地表达对现实不满和焦虑的书写策略,又是在一个社会迅速发展变迁的时代寻找承上启下的历史延续性的诗性表达。作家们抚今思昔,寻求过去与当下以及未来的某种对话的可能,试图从中获得逃避和化解困惑及焦虑的途径,探索心中对社会政体的朦胧愿景。由于早期哥特小说绝大多数描写的是胸怀抱负但处于中层或中上层阶级的白人的心理状态和经验,他们过去受专制贵族或教士控制,如今有了往上层升迁的可能,而读者又大多是中产阶级和盎格鲁人⑧,因此,哥特小说包含了典型的中产阶级“集体心理需求”,而《城堡》就是其中的代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