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本文是关于澳门回归祖国14年后的语言景观研究,它从澳门的四个选定区域内收集上千个文字性语言景观样本,并利用社会学统计方法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这四个区域既包括澳门城市中心的繁华地带,也包括靠近内地的居民生活区域。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将解答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澳门城市公共空间整体上书面语言使用状况;第二,澳门官方和非官方、涉外商业区域与本地居民生活区域的语言景观是否有差异;第三,澳门的常住人口中还有菲律宾、越南、泰国、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这些少数族群的语言在澳门的语言景观上是否有所表现;第四,澳门回归后,内地对于澳门的语言状况是否产生影响。 参照Lai(2013)对香港语言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次调查在每个区域均选取了两条街道,一条是主要商业街道,另一条是居民生活背街。主要商业街道指可以停靠大型巴士的街道,背街指只允许行人、小巴士和私家车出入的街道。主要街道作为一个地区的大动脉可以反映该地区语言使用的宏观轮廓,而背街的一些特殊标志则可以体现一个小的言语社区的语言使用特征,在街道选取时,本研究遵守两条规则:(1)必须是商业和交流的场所,(2)只选取地面层的语言景观样本来控制样本数量和范围。在语言景观样本的确定上,本研究遵循三个标准:(1)同一条街道上同一家连锁商店的第二家分店表示相同内容的招牌不计人样本。(2)文字性内容不清晰或没有文字性内容的不计入样本。(3)如果载体有两个或者多个面,那么每一面都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样本。本次调查共搜集到样本1403个,按照这个标准,一共得到1391个有效样本。 四 调查结果 (一)澳门语言景观中的语言使用状况 1.澳门语言景观中的语言数量 目前国际上对于双语/多语语言景观的判定标准主要有两种:1.在单语国家中,将包含除了本国法定语言以外的语言的标识都看作双语/多语标识,哪怕这个标识上只出现了一门语言(Backhaus,1997)。2.传统意义上的单语、双语标识,按照标识上出现语言的数量来判断单语、双语/多语标识。只出现一种语言的标识被看作单语标识,出现两种语言的标识被看作双语标识,出现三种或三种以上语言的标识被看作多语标识(Lai,2013)。本研究沿用后者,即传统意义上的单语、双/多语标识。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发现,1391个有效样本中有45.5%是单语样本,46.5%是双语样本,8.0%是多语样本。总体来看,双/多语样本共占54.5%,比单语样本多出9个百分点。此外我们将澳门语言景观数据与香港的数据(Lai,2013)对比发现,澳门的双/多语样本比例均超出香港,其中双语标识比例比香港多1.4个百分点,多语标识比香港多6.5个百分点(表1)。这充分证明了澳门社会语言景观多语的性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