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中的亲属称呼,《三字经》早有论述:“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然而,这种称谓是书面语。在远安,除了书面语外,口头上的称呼又有所不同。 一、同族血亲称谓 1、同辈称谓哥哥(兄)、嫂子(兄的妻)、嫂子姐姐(也有简略称为“姐姐”的)、弟弟(弟)、弟妹子(弟的妻,也有简略称为“弟妹”的)、姐姐、姐夫哥(也有将姐夫哥的名字联上“哥”来叫的,如姐夫哥名字叫赵正全,就称为“正全哥”)、妹妹、妹夫子(一般是直呼其名,显得亲切)。其中,姐夫哥和妹夫子又可合称“姑爹儿”(此处的“爹儿”为儿化音。姑爹儿,在这里是跟着儿子叫的)为便于区分,“姑爹儿”前面加上姓氏,如陈姑爹儿、刘姑爹儿等,他们是家族中的娇客,受到尊重,为座上宾。兄弟姐妹之间,年龄小的称呼哥、姐谓“大哥”、“二哥”、“三哥”等,或是“大姐”、“二姐”、“三姐”等。年龄大的称呼自己的弟妹,一般是直呼其名。堂兄、堂弟、堂姐、堂妹一般统称为哥哥、弟弟、姐姐、妹妹,只是在某些场合才会加上“叔伯”二字,以示区分,称叔伯哥哥、叔伯弟弟、叔伯姐姐、叔伯妹妹。 本人的配偶,男人称女人为屋里、老婆、老婆子、媳妇(fa)子、现代也有称爱人、伙计的,妻子是书面语。女人称男人为男的、大爷家(ga)、当家的、老头子、现代也有称爱人、老公、伙计的,丈夫是书面语。有了小孩以后,对外的称谓则改为“我儿的爹”、“我儿的妈”,也有简化的称“他的爹”、“他的妈”的。 2、上一辈称谓 自己的父亲称“爹”,父亲的配偶称“妈”,大约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叫“爸爸”、“妈妈”,父亲、母亲是书面语。子女称呼爹的哥哥为“大爹”、“二爹”等,子女称呼爹最小的弟弟为“幺爹”或“小爹”,其配偶对应起来就称大妈、二妈、幺妈。“伯、叔、婶”为书面语。子女称呼爹的姐姐为“姑妈”,其顺序为大姑妈、二姑妈、三姑妈等,她们的配偶一般统称为“姑爹”。子女称呼爹的妹妹为“幺姑”,其顺序为大幺姑、二幺姑、三幺姑,最小的妹妹称为“小幺姑”,她们的配偶一般也统称为“姑爹”。姑妈、幺姑的子女称“姑佬表”,或细分为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同族远房上一辈称之为“叔或伯”,其配偶统称婶子或婶婶。 3、上二辈称谓 爹的父亲称“爷爷”,其配偶称“婆婆”,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叫“婆婆”为“奶奶”,“祖父”、“祖母”为书面语。爷爷的兄弟以其在家中的排行称为“大爷爷”、“二爷爷”、“ 幺爷爷”,其配偶称为“大婆婆”、“二婆婆”、“幺婆婆”。 4、上三辈称谓 爷爷的父亲称“太爷”,其配偶称为“太太”,书面语称“曾祖父”、“曾祖母”。太爷的兄弟按排行称为“大太爷”、“二太爷”“ 幺太爷”,其配偶称为“大太太”、“二太太”、“ 幺太太”。 5、上四辈称谓 太爷的父亲称“太爷爷”,其配偶称为“太婆婆”,书面语称“高祖父”、“高祖母”。 6、下一辈称谓 本人的子女称“儿子”、“姑娘”, 夫妻对自己的子女幼年时呼其乳名(小名儿),长大后呼其学名。在外,则对人称其女为“囡(远安方言读音为nia)子”,现时多称为“姑娘”, 女儿是书面语。称其子为“儿子”。兄弟的儿子、姑娘称侄儿子或侄子、侄姑娘或侄女。书面语为堂侄、堂侄女、内侄。 7、下二辈称谓 本人的孙子、孙女。有的称孙子为“孙伢(远安方言读音为A)子”、“孙姑娘”。 8、下三辈称谓 重孙。也称“重孙伢(远安方言读音为A)子”。 9、下四辈称谓 玄孙。 以上九世之人合称为“九族”。古时若犯了谋逆大罪,便要诛灭九族。在远安,由本人与向上追溯的四辈人为之“五服”,“五服”以内为近亲,出了“五服”为远房亲。有句俗话:“亲有三代,族有万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远安,同姓近亲是不能通婚的,要想同姓通婚,至少必须出“五服”。当然,也有的宗族族规森严,即使是出了“五服”的同一族人也不能通婚。 此外,凡尊辈巳殁者,称呼上要加上“先”字,如“先祖考”、“先祖妣”;巳殁之父母为“先考”、“先妣”。称人之父子为“贤乔梓”,对人自称为“愚父子”。称人之兄弟为“贤昆玉”,亦称“贤昆仲”。对人自称“愚兄弟”。 凡为同胞者,对外称呼上加上“胞”字,如“胞兄”、“胞弟”。对外称呼若不书其名号,则用行次分别,如“大哥”、“二哥”、“二弟”、“三弟”等等。 家庭幼辈称呼上用名,可免加上“贤”字。惟称媳妇要用“贤媳”。 二、外族姻亲称谓 1、妻系称谓 妻子的兄或弟称“舅伢(远安方言读音为a)子”,又称“舅子”、“舅老倌”,依照排行称为大舅伢子、二舅伢子、三舅伢子。妻兄、妻弟是书面语。其配偶称“舅母子”。 舅伢子对姐、妹的子女称“外甥”。对妻子的姐姐称为“姨姐子”,对妻子的妹妹称为“姨妹子”。姨姐、姨妹的丈夫称“佬姨”,也称“姨佬伙”的。 妻子的父亲对外称为“丈人”,自己一般随妻称谓叫“爹”或“爸”。妻子的母亲对外称为“丈母”,又称“丈母娘”, 自己一般随妻称谓叫“妈”,岳父、岳母是书面语。子女结婚后,双方的父母互相称之为“亲家”,男的为“亲家公”,女的为“亲家母”。 子女称呼母亲的父亲为“家公”(家公的“家”,古音读“嘎”,远安方言读的是古音叫“嘎公”)。称呼母亲的母亲为“家家”,同上,音为“嘎嘎”。称呼母亲的爷爷为“老家公”,音为“老嘎公”,称呼母亲的婆婆为“老家家”,音为“老嘎嘎”。 2、姑系称谓 子女称呼母亲的姑爹、姑妈为“姑家公”、“姑家家”,音“姑嘎公”、“姑嘎嘎”。子女称呼父亲的姑爹、姑妈为“姑爷爷”、“姑婆婆”。 3、舅系称谓 自己母亲的兄、弟称“舅爷”,又称“舅舅”。按排行顺序为“大舅舅”、“二舅舅”、“三舅舅”等;舅舅的妻子叫“舅妈”。 舅舅的子女称“舅妈佬表”或表兄、表弟、表姐、表妹。 子女称呼母亲的舅舅、舅妈为“舅家公”、“舅家家”,音“舅嘎公”、“舅嘎嘎”。子女称呼父亲的舅舅、舅妈为“舅爷爷”、“舅婆婆”。 4、姨系称谓 子女称呼母亲的姐姐为“姨妈”,顺序为“大姨妈”、“二姨妈”、“三姨妈”等;称呼母亲的妹妹为“姨儿”,顺序为“大姨儿”、“二姨儿”,最小的妹妹叫“小姨儿”也有称作“幺幺”的。姨妈或小姨的子女称“姨妈佬表”或表兄、表弟、表姐、表妹。子女称呼母亲的姨爹、姨妈为“姨家公”、“姨家家”,音“姨嘎公”、“姨嘎嘎”。子女称呼父亲的姨爹、姨妈为“姨佬爷”、“姨婆婆”。 此外,子女称呼爹的姑舅姨表兄弟统为“表叔”,为了便于区分,或在“表叔”之前加上“大”、“小”,如“大表叔”、“小表叔”;或在“表叔”之前加上其名字,如“同新表叔”、“同军表叔”等。其配偶称为“婶子”。子女称呼爹的姑舅表姐妹统为“表姑”。为了便于区分,也跟“表叔”的称谓一样,在“表姑”之前加上“大、小”或者是名字。其配偶称为“姑爹”。子女称呼妈的姑舅姨表兄弟为“表舅”,其配偶为“表舅妈”或简称“舅妈”。 称呼母亲的姑舅表姐妹为“表姨”,其配偶简称为“姨爹”。也有的进一步简化了,一概称之为“舅舅”、“舅妈”,“姨妈”、“姨爹”,“姨儿”、“姨爹”。 远安风俗:“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就拉倒”。 三、婚后改口 在远安民间,男女成婚之后,与姻亲相关的人称呼都要改变,这就叫“改口”。男女双方互称为两口子、伙计(jie)。男称女为媳妇(fa)子、屋里、姑娘婆婆儿、烧火佬等,女称男为当家的、大爷家(ga)、老头子、老公等。 男方父母对外称过门的媳妇为“媳妇儿”,平常则直呼媳妇的名字。媳妇对外称男方父母为“婆子爹”、“公公佬”、“婆子妈”。当然,平常称呼时随丈夫叫爸、妈,或随子女叫爷爷、婆婆。 媳妇对外称男方兄弟姐妹为伯子、小叔子、姑子姐、姑子妹、小姑子等。但平常称呼时随丈夫叫哥、姐、弟、妹。男方兄称弟妻为“弟妹子”,现今也有直呼其名的。同辈人称新媳妇为新姐姐、新妹儿。下辈人称新媳妇为新妈、新婆婆。兄弟的妻子之间关系为“妯娌伙的”。姐夫和妹夫关系为“姨佬伙的”、“佬姨”,连襟是书面语。 女方父母对外称女婿为“我的女婿”,当面直呼其名。男女双方父母互称亲家、亲家母。男女双方同辈的人称对方父母为亲爷、亲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