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诗歌创作 周敦颐亲近自然、走近自然,观山水之美,得泉石之乐,其性情、义理消溶于山巅水涯,在临水登山、赏音吟诗中不经意地传达出对人生的感悟,对宇宙自然的思考。也就是说,他诗中的自然林泉之趣实际上是其哲学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的投射与反映。其足迹所至,往往临水登山、游目骋观,这既是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情调,又是诗人仰怀先贤、涵咏性情的主要方式,堪称继庄子、陶渊明之后又一位将生活与思想高度统一,将生活诗化的哲人与诗人。苏轼的性情和好尚与程、朱等道学家迥乎不同,他特别不喜欢程颐,却称赏周敦颐。这除了周敦颐的高尚人格,还与他的山水自然之趣和诗文写作水平有关。周敦颐这种恬静安闲、豁达宽容,近乎完美的品格受到了当时及后世文人的一致赞誉与称赏,这在宋代的作家中非常少见。 周敦颐及其诗中呈现出的孔颜之乐与林泉之趣,丰富了北宋诗歌创作的题材与内容,参与了宋诗风格与特点乃至缺点的建构,也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宋诗发展走向。自此以后,北宋诗中除了写庙堂之忧、黎民之念外,又多了表达诗人仰怀先贤、涵咏性情的内容。这在苏门文人特别是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诗歌创作中表现尤为突出。诚然,在当时,周敦颐的确还只是以诗人的面貌出现,他交游的人、称扬他的人,以诗人居多,而鲜有理学家。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周敦颐在北宋应该还只是一位有着独特创作风格的诗人,他的“理学开山”的宗主地位是南宋后湖湘学派的开创人胡宏,特别是朱熹,还有《宋史》中的《周敦颐传》,一步步把他扶上去的。全面评价、充分肯定周敦颐的诗歌创作成就,还他北宋诗史一席之地,对我们厘清北宋诗歌发展走势,认识北宋诗歌创作特点十分必要。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与社会文化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