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从三个维度理解和践行当代中国文艺的新使命(2)

http://www.newdu.com 2017-11-29 文艺报 徐放鸣 参加讨论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我们文艺界应当努力强化三种意识。一是精品意识。当代文艺创作在供给数量上已经相当饱和,长篇小说的年出版量在3500部以上,最具大众性的电视剧生产已经严重过剩,每年生产的近一半作品没有播出的机会,但是仍然明显存在习总书记指出的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并不能满足人民对于艺术精品的审美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将文艺精品概括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要求文艺界警惕“浮躁”之风,在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创作实践中拿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品位也在提升,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眼光和接受水平日渐提高,因此更加需要艺术精品来适应新时代大众的审美需要。二是导向意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实践,并非一味地迎合大众趣味,而是要体现服务群众与引领群众的结合,在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中体现审美观念的提升和文化品位的熏陶。这种服务与引领的结合正如美学家王朝闻所说的“适应与征服”,体现出文艺的娱乐性与超越性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种寓教于乐的艺术熏陶中,文艺才能真正发挥凝聚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积极作用。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了“倡导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这里的倡导“三讲”,抵制“三俗”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就是要求文艺实践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三是创新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这一论断把文艺创新问题讲得十分透彻。在当今艺术与科技、艺术与传媒紧密融合的背景下,在文化创意产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应当打破传统艺术门类的界限,通过艺术与技术手段的巧妙融合,探索新的艺术形态和表现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别开生面、新颖独特、富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二、从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理解新时代文艺的新使命。对于文化自信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去年“七一”讲话首次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并提,列为“四个自信”,并且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将文化自信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为重要的是,报告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作出了新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就将对于三种文化的自信所蕴含的内在联系讲透彻了,启示我们要全面把握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并且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来理解对于文艺发展的新要求,明确文艺在塑造民族精神和国民灵魂上的新使命。
    具体来说,应当从三个方面来深化对这一新使命的认知。其一,努力发挥文艺对于塑造“四观”的潜移默化、熏陶濡染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提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当前形势下强调“四观”教育具有十分紧迫的现实针对性,切中了当下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时弊,也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题中应有之意。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自身先要确立正确的“四观”,并且要强化以作品塑造“四观”的自觉意识,然后才能形诸笔墨,真实而准确地展现历史过程和现实情境。在这当中,“史诗性”应当成为文艺发挥塑造“四观”作用的更高追求,要以历史的穿透力和时代感深刻地反映现实,启迪大众,以生动的审美表现力吸引大众,也引领大众。其二,努力发挥文艺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独特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其中讲到的“中国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文艺作品在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当自觉地探索其中的艺术特性和审美规律。重要的是将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转化为生动的历史语境和鲜活的时代风尚,在具体的故事和人物描写中产生深刻而强烈的感染力。其三,努力探索当代文艺如何做到“走心”、如何赢得大众的内在机制。弘扬主旋律的文艺作品面临的当下挑战就在于如何真正打动信息时代的观众尤其是青少年,从而发挥教育启迪作用。近期荣获第14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戏剧类第一名的大型原创史诗话剧《雨花台》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探索。该剧的成功得益于有效地实现了三个“对接”,将革命文化转换为当下受众,特别是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从而在新的时代氛围里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深刻遇合。一是深度挖掘雨花英烈事迹的精神内涵,寻找革命文化的“老故事”与当代社会生活精神导向的结合点,实现了“历史感”与“时代性”的有效对接。二是贴近当代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紧迫需求,重点塑造一批青年英烈形象,以雨花英烈的青春来映照当代青年学生的青春,实现了两种“青春”跨越时空的生动对接。三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新话剧的艺术表现方式,强化综合影像视听效果,实现了革命传统题材戏剧的表现形态与新媒体环境下观众欣赏习惯方式的审美对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