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让历史记忆的明灯照亮心灵克莱谢尔和她的《上海,远在何方?》《地方法院》(2)

http://www.newdu.com 2017-11-22 人民日报 韩瑞祥 参加讨论

    流亡,离去是震惊,
    归来亦是震惊
    小说《地方法院》是《上海,远在何方?》的姊妹篇,如果说前者是克莱谢尔30多年来不断探索、思考的艺术结晶,那么后者便是这种艺术追求更上一层楼的延续。对历史的尊重,对现实的关切,不断地促使她更深入地去探究犹太人的命运。在翻阅历史文献时,克莱谢尔发现了一个被驱逐、又返回家乡的犹太法官,从而发掘了只有历史学家才会深入发掘的史料。于是,像《上海,远在何方?》中许多犹太流亡者的原型一样,这个犹太法官便成为作家笔下一个值得反思的时代图像的象征。正如德国图书奖颁奖词中所说的:“小说《地方法院》讲述了从流亡返回家乡的法官理查德·克罗尼茨的生存境遇。他深信法律和法治国家,然而当他在战后德国的夹缝中为了重塑自己失去的尊严而碰得头破血流时,他彻底崩溃了……克莱谢尔十分细腻地描写了联邦共和国当年的图像……《地方法院》是一部冷静的现代小说,既感人至深,又具有现实政治意义。”
    小说《地方法院》描写的是德国犹太法官克罗尼茨流亡古巴,以及战后返回家乡的悲情故事。“他到了。到了,可是到哪儿了?”这句发人深思的开头,让读者联想起德国流亡作家多布林的名言:“当你离开时,你不知道会是这样;当你动身返回时,你预想不到会是这样;而当你接近和踏上故土时,你才会感同身受。”归乡和最终无法找到归乡的感觉构成了这部小说表现的主线。
    克罗尼茨取得法学博士后进入柏林地方法院,他憧憬着美好的未来。然而,当希特勒夺取政权以后,因为犹太人身份,他被赶出法院,职业前景随之破灭。1938年,当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法西斯暴行愈演愈烈时,他不得不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英国。危急关头,克罗尼茨成功流亡古巴,逃脱了法西斯的魔掌,而妻子则成为法西斯的人质。
    法西斯垮台以后,克罗尼茨费尽千辛万苦又踏上了祖国的土地。然而,等待他的却是一条漫长而辛酸的历程,希望、失望和绝望伴随着他走到了不堪回首的人生尽头。在艰难的抗争中,克罗尼茨终于被任命为美因茨地方法院法官。然而,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反犹太主义幽灵依然徘徊在他的身边,这个司法机器依然被掌控在当年的纳粹分子手里。作为遭受过纳粹迫害的犹太人,克罗尼茨如今沦落到一个“随大流者工厂”里,越来越觉得家乡比魔幻般的流亡地还要陌生,沮丧与绝望与日俱增。小说最后,深感心力交瘁和精神崩溃的克罗尼茨再次无可奈何地接受了现实强加于他的厄运,倒在痛苦的绝望中。
    小说中,越来越强的陌生感构成了克罗尼茨返回家乡后亲身体验的核心。12年孤独困苦的漂泊使他渴望在一个新德国寻求充满希望的未来。然而,希望越大,失望就越深。像父亲一样,从英国返回德国的儿子格奥尔格同样找不到归属感。小说在这里又自然而然地回到开头一句:“他回来了。回来了,可是回哪儿了?”格奥尔格面对现实又发出了这样无奈的感慨;“他是个流亡者的孩子,过去是,现在依然是”。像父亲一样,他也永远背负着一个再也找不到归属的过去。“离去是震惊,归来亦是震惊”,永远都无法摆脱。
    小说《地方法院》叙述结构精妙,流动在叙事、文献、散文和分析之间的语言充满叙事张力。作者立足于30多年来对犹太人命运的探索与思考,使历史记忆与艺术虚构、文献性的细腻真实与卓越的叙事张力、多层交织的叙事视角水乳交融,错落有致,再现了一个真切而悲凉的命运,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又饱含了对现实的尖锐警示。
    《上海,远在何方?》和《地方法院》出版后很快被译介到世界各地。克莱谢尔用小说这一形式,孜孜不倦地追寻那段充满灾难和痛苦的历史及其持续影响,再现犹太人的历史与现实命运,寓于其中的叙述意图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尊重历史,正视现实,让历史记忆的明灯永远照亮有良知的心灵”(克莱谢尔),这就是小说《上海,远在何方?》和《地方法院》的创作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