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让历史记忆的明灯照亮心灵克莱谢尔和她的《上海,远在何方?》《地方法院》

http://www.newdu.com 2017-11-22 人民日报 韩瑞祥 参加讨论

    二战结束后,反思历史、清算历史和克服历史的主题一直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陪伴着德国当代文学的发展。然而,犹太人在纳粹统治下的悲惨命运,以及战后阴魂不散的反犹太主义现实,似乎是德国文坛不愿触及的敏感话题。德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乌尔苏拉·克莱谢尔创作的两部引起轰动和震撼的小说《上海,远在何方?》和《地方法院》,打破了这持续已久的沉默,将德国反思文学推向新的阶段。同时,作者采用小说叙事方式,将犹太人于二战时期在上海得到庇护的历史栩栩如生地向世界呈现,比起小说本身,这也许更值得中国读者珍视。
    上海,演绎犹太
    逃亡者的生存故事
    《上海,远在何方?》是克莱谢尔近30年来不断探索、思考和构思的艺术结晶。作者很早就关注到当年从纳粹德国流亡上海的犹太人的历史。在纳粹恐怖时期,上海成为大约1.8万名遭受迫害的德国和奥地利犹太人逃亡的避难所。上海,无疑是犹太人苦难史中永远不可忘记的一章。
    1980年,克莱谢尔第一次来到上海,身临其境,耳濡目染,并结识了一位当年流亡到上海定居的犹太女性,获得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这段难忘的历史给她留下挥之不去的印象。从此以后,她的文学创作就与之结下不解之缘。在这几十年间,她坚持不懈地穿行在历史回忆与现实思考之间,锲而不舍地探寻着那些“被置若罔闻的东西”。1992年,克莱谢尔再次来到上海,实地考察了那些残存的流亡遗迹。随着艺术酝酿的持续深入,那一个个积聚在心灵深处的声音日益强烈地在呼唤;那一个个在生存中挣扎的犹太人形象日益生动地浮现在眼前,于是“虚构与回忆融为一体”。
    这部小说勾勒出一副犹太流亡者众生相。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人公和情节结构,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叙述主线上,断片式地勾勒出一个个令人难以忘怀的流亡者形象。在作者挥洒自如的笔下,各个断片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自然而然地汇聚成一个艺术整体。正如克莱谢尔所言,小说中的人物既有真实的背景、真实的信息、真实的名字和真实的地址,贯穿小说始终的也是真实的内核,同时也是酝酿已久、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作者从若即若离的叙述视角出发,采取了有分有合、融会贯通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将文献内容和虚构内容编织成一个层次丰富、丝丝入扣的马赛克图像,使得真实的发现与艺术的虚构在其中相互承载,相得益彰。小说的叙述游刃有余,张弛有致,形散而神不散,严肃而无说教,悲愤而不渲染,情感真实而不多愁善感,幽默而不嘲讽。在这别具一格的艺术构想中,那一个个令人触目惊心的犹太流亡者的生存故事,在读者感同身受的心灵里,汇聚成时代的生存图像。
    战争结束,流亡者的痛苦磨难依然看不到尽头。他们返回家乡的旅程变得更加辛酸。艺术史学家布里格再也找不到昔日的柏林。在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眼里,柏林的废墟无异于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木炭画”,他最终在无依无靠的孤独中绝望地死在医院的病床上。而更为凄惨的是蹲过监狱、进过集中营和被迫流亡的拉扎鲁斯回到家乡后的境遇:在为尊严而抗争的法律诉讼中,他遭受着更加漫长而无尽的精神折磨。这个形象无疑也是克莱谢尔为自己多年来难割难舍的犹太人命运主题所埋下的伏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