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出土先秦文獻語氣詞研究綜述(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 羅祥義 参加讨论

    3、個體性研究
    這類論著主要針對出土先秦文獻中的某個語氣詞,研究它們的功能、歷史發展以及地域屬性等方面,還有的對其形、音、義等方面進行考察辨析。此類文獻主要有:
    管燮初(1962)認為甲骨文、金文中的“唯”可以作動詞、次動詞、連詞、副詞和語助詞五種,語氣詞的“唯”字表示整句的陳述語氣,位於一句的開端,可稱作發語詞。趙誠(1998)認為金文中“隹(唯)”可以作助詞(或稱為語氣詞)、介詞、副詞、連詞、動詞、疑問代詞以及作人名等。用作語氣詞的“隹(唯)”有三種情況:一是用在句首或句中,無意義,但逐漸有了強調之意;二是其由表示強調而發展為表示一種肯定的語氣;三是起到提前賓語的作用。俞欣(2001)利用金文、簡帛材料對“與”、“与”進行了考源,認為“與”字是“譽”字的初文,本義為讚譽,“与”字是“與”字的減省,其寫法來源於“牙”字字形隸變過程中的異體寫法。李守奎(2002)在討論“色”字時談到“矣”字,認為“矣”和“”當是一字之分化。在沒看到李文的情況下,張海富(2006)利用金文、簡帛、石刻等出土材料,對“矣”的字形進行考源,認為“矣”是“”的訛體。張玉金(2010b)沒有討論“矣”的字形問題,而是對其語氣表達功能、句法功能等問題進行了詳細地論述,認為出土戰國文獻中的“矣”可以作句末、句中語氣詞。同時討論了“矣”與“爾”連用的情形,還對出土战国文献和傳世戰國文獻中的“矣”進行了比較研究。[日]大西克也(2001)從戰國、秦末漢初出土文獻中考察了“殹”“也”交替現象的實質,認為其事實上只不過是秦的書面語言上文字表記的變更,是與口頭方言無關的現象,是不具有口語變化背景的人為的變化。姜允玉(2002)從中山王銅器銘文和戰國出土文獻中對語氣詞“也”進行了系統地研究,討論了“也”字的用法及“也”與“殹”的詞彙交替過程與發展情況。認為:第一,出土戰國文獻中的“也”用在句末或句中位置,作用是結合前後文意來表達各種不同的語氣;第二,中山王銅器銘文中的“也”體現出該類銘文正處在西周金文向秦漢語言的過度階段;第三,秦漢簡帛“也”、“殹”的交替使用,不光只是地域國別上的差異,還存在文體上的差異。張玉金(2011b)考察了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語氣詞“殹”,通過對“殹”與“也”關係的考量,從它們的文獻分佈、字形字音等方面進行對比,認為 “殹”和“也”不是一個詞的兩種不同的書寫形式,而是兩個不同的詞:“也”是通語,“殹”為秦國方言詞。沈培(2004)認為西周金文中的“繇”和《尚書》中的“迪”表示的是同一個詞,當看作是語氣詞。它們可以出現在句首和句中,是表示強調語氣的虛詞。吳振武(2006)對平山戰國中山王墓銅器銘文中的“”字進行了考源,認為其為某種纓飾的象形文,大概是從彤沙的“沙”的象形初文得聲,其讀音與“也”相近,故借為語氣詞“也”。楊澤生(2004)、趙平安(2008)不約而同地根據出土文獻和傳世文獻中語氣詞“只”有“也”的異文,以及郭店簡等出土戰國楚竹書中“也”、“只”二字字形大量相混的現象,推斷《詩經》、《楚辭》等古書中的語氣詞“只”是“也”的僞寫或誤讀。[2]鄔可晶(2015)針對楊文、趙文的觀點,利用出土文獻中所反應的情況,對上古漢語中本來是否存在語氣詞“只”的問題再一步進行討論。認為在上古漢語中,意義和用法跟“也”相似的語氣詞“只”本來就是有的,並不是偽寫或誤讀的產物。何琳儀、房振三(2006)認為古文字材料中的“也”和“只”在不但在形體上相關,讀音也相近,作為語氣詞的“只”與“也”意思一樣,“只”是“也”的分化字,分化的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時期。李家浩(2008)認為古文字“只”或作“兄”字形,是形近而造成的訛誤。古文字中用作語氣詞的“也”或作“只”,見於郭店楚墓竹簡,可能是跟它們本是一字的分化有關,既有字形的因素,又有字音的因素。高智(2010)對古文字中“也”和“只”字的形義關係進行了深入地考察,糾正了前人“‘也’字是由‘它’字所訛,或‘它’形是‘也(匜)’的象形字,以‘它’形訓‘也’義”等觀點,認為該字是約在西周晚期春秋之際產生的會意形聲字。另外,“也”、“只”二形為一字之分化,商周古文字中不存在“只”字,到戰國時期二字形、音開始分化,此時語氣詞“只”和“也”意思還是相同的。張玉金(2008)對出土戰國文獻中的語氣詞用法的“焉”進行了討論。文章討論了兼词“焉(安)”與語氣詞“焉(安)”的區別方法以及它們的關係,認為語氣詞的“焉(安)”是由句末的兼詞“焉(安)”虛化過來的。其表肯定語氣,同時有將事態往大處說的意思,其與“爾”的功能基本一致,用在陳述句中,表陳述語氣。武振玉(2009)認為兩周金文中的“雩”有介詞、連詞、語氣詞三種用法,用為語氣詞時主要位於語句之首,具體有出現於時間詞語前和主謂句之首兩種。張玉金(2010a)認為出土戰國文獻中語氣詞“乎”可以出現在句末和句中。句末的“乎”主要表示疑問語氣。傳世戰國文獻中的語氣詞“乎”還可表示感嘆語氣。感嘆語氣是由疑問語氣發展而來。句中的“乎”可以用在主語、狀語之後,表示停頓、感嘆,這是由表示感嘆語氣的句末語氣詞“乎”發展而來。魏慈德(2012)對楚簡中語氣詞“兮”的讀音進行了深入地討論。從諸出土楚文獻中的“可”聲符與“兮”的對讀來證明“兮”當時應當讀“可”的音,“兮”當从“丂”聲。證明了“兮”字在先秦時應屬歌部字,到東漢以後轉為支部字是由於歌、支二部產生音變的原因,同時也對楚地方音中歌、支混而不分的論斷給予印證。
    (二)出土文獻研究中涉及語氣詞的研究 
    出土文獻的研究包括語法、語音、詞彙、文字、歷史、社會等等諸多方面,這些研究著作數量龐大、涉及面廣。其中涉及語氣詞的主要是語法、詞類及文字等方面的著作,以語法、詞類著作最多。我們以研究材料為分類標準,把出土文獻研究中所有涉及語氣詞的研究分成四個方面來敘述:
    1、以甲骨文為材料的研究
    這類研究主要是在甲骨文中是否存在語氣詞、有哪幾個語氣詞的問題上爭論不休。綜合各家的觀點,認為是甲骨文中的語氣詞的有“”、“乎”、“不”、“抑”、“執”、“才(哉)”、“其”、“惠”、“隹(唯)”等9個,其中大多數值得再繼續討論。目前學界公認的只有“抑”、“執”兩個,但這並不等於甲骨文就只有這兩個語氣詞,甲骨文是一個比較成熟的語言系統,語氣詞貧乏的現象值得我們繼續深究。這類研究主要有:
    郭沫若(1965:471)認為甲骨卜辭中的“乎”、“不”是句末疑問語氣詞。陳夢家(1988:128-129)同意郭沫若的意見,舉粹425(H20098)、甲248+254(H19817)、甲241(H16671)、乙435(H20909)、乙142(H8300)、掇一450(H33020)諸片,認為例中於句尾的“乎”、“不”、“才”諸詞是句末語氣詞,前兩者是疑問語氣詞,“不”讀為“否”。同時認為“才”疑似讀為“哉”。管燮初(1953:22,49-50)認為殷墟甲骨刻辭中已有句末語助詞:“”、“乎”。“”用於感嘆句,在句末起到拉長句調的作用,相當於古文中的“矣”字;“乎”用於疑問句末尾,起到表達疑問語氣的作用。書中又把“乎”、“不”稱作句末疑問副詞,是卜辭疑問句的形式標記之一。潘允中(1982:166)認為甲骨文中僅見一例語氣詞,即《合》20098中的“乎”。姚炳祺(1983)認為“其”在殷商甲骨文、西周銘文中均假借作語詞(按,即語氣詞)。並對“其”的功能做了詳細地論述,同時探討了春秋戰國時期主要作代詞的“其”的來源。張玉金(1988)認為甲骨文中的“惠”和“唯”是語氣副詞,而沈培(1992:162)認為“惠”和“唯”在句中的位置比一般副詞更加靈活,可以看作是語氣詞。李學勤(1980)認為組卜辭中常出現的用在句尾的“乎”、“不”、“”、“執”是句末語氣助詞,“不”與“報”作用相同,音近可通。“報”與“執”交相用在正反對貞問句中,句末語助詞的“不”還在午組卜辭中出現。裘錫圭(1988)認為 “”和“執”是卜辭中可以確定的兩個句末疑問語氣詞,文章把“”改釋為“抑”,並用大量例子論證兩者作為句末語氣詞的可靠性。同時還對卜辭中“乎”、“哉”、“不”的性質問題進行了探討:第一,卜辭中“乎”字所出現的辭例的內容和句式單一,不能輕易把它當作疑問語氣詞;第二,卜辭中“才”字所出現的辭例沒有疑問代詞或反詰副詞來幫助表達反詰語氣,且所見辭例並非完整,從而不能輕易把它讀為古漢語中的語氣詞“哉”;第三,對卜辭中“不”字的辭例進行排查,認為“不”有些是驗詞,有些是用辭,沒有發現與後世“否”相當的用例,因此把它看作句尾疑問語氣詞是不可取的。楊伯峻,何樂士(1992:850-907)也把“抑”、“執”看作甲骨文中目前僅發現的兩語氣詞。並認為“抑”常用在是非問句中,“抑”和“執”常對舉出現在反復問句中。還對它們具體的功用作了詳細地闡述。張玉金(2001:93-95)也認為甲骨文中只有兩個句末語氣詞,即“抑”和“執”,並對它們在卜辭中的出現情況、用法以及功用等作了論述。楊逢彬(2003:270-277)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認為殷墟甲骨刻辭中的語氣詞一共有4個,即:“”、“隹”、“抑”、“執”。文章同意沈培(1992)的觀點,把“”和“隹”看成語氣詞而不是語氣副詞,並從“”和“隹”的語法特徵、辭例性質等方面進行了論述。此外,文章還肯定了“抑”和“執”是兩個表疑問語氣的句尾語氣詞,並對它們在卜辭中的具體用法進行了詳細地闡述。郭錫良(2005:213)否定郭沫若、管燮初等的看法,認為甲骨文中沒有語氣詞,語氣詞是西周以後才逐漸產生的。裘燮君(2004)針對郭錫良先生對卜辭“抑”、“執”的語氣詞性質的質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認為:第一,不能因“抑”、“執”的卜辭中的應用範圍不廣而否定其語氣詞性質;第二,不能局限於從字形上去找它們與後代某些語氣詞的聯繫,不同地域、不同歷史時期中的同一個語氣詞的用字有一定差異;第三,認為“抑”、“殹”、“也”是先秦口語中一脈相承的同一語氣詞的三個方言異構詞。張新俊(2012)在對花東卜辭中前人誤認為是“乎”的字進行辯證時,談到了組卜辭中的“乎”,認為《新甲骨文編》中隸定做“”的來源於《合集》20098的字,其實是“戊乎”二字,同時還同意張世超(2002)的觀點,認為組卜辭放在句末的“乎”,表示疑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