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近十年来我国网络流行语的演变及传播研究(8)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骆昌日 何婷婷 参加讨论

    (三)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 
    很多网络流行语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反映。“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38]。经济生活的严重贫富分化、政治生活的特权阶层化,使普罗大众渐感社会的不平与不公,从而导致诸如拜金、仇权等偏离正常社会价值观的网络流行语出现,如“土豪”“被XX”“官二代”等。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是人类“重新部落化”阶段,是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网络媒体上传播,必然对人们的社会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地影响。针对这种新媒体文化传播形式给青年人社会价值观带来的冲击,应该怎么做,怎么应对,应是社会各界进一步思考、有关学者进一步研究的新课题。 
    (四)对文化创新性的影响 
    关于网络文化和网络流行语,目前学界大都以亚文化、草根文化、偶像文化、快餐文化称之。这类文化的共同点就是非主流正统文化,它来得快、去得快,易于复制,有一定的盲从性。有人认为这种易于复制、快速被覆盖的文化传播,使人的思想趋于简单化,缺乏对文化的创新性。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虽然对艺术品的文化(灵韵)有所迷失,但是通过大量的机械复制使得其大量传播,让更多受众欣赏,从而从量变到质变改变了艺术品的本质功能。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网络文化传播,在本质上没有大的创新性,甚至在传播的后期沦为一个无任何意义的空洞符号,但是,它在传播的过程中给大众带来了快乐,表达了思想,释放了心理压力,使话语权回归到大众手中,这是它在传播功能上的嬗变,也是它风生水起的秘密。 
    当然,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对数字化时代文化传播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郭庆光在《传播学教程》中指出:“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要有大体 一致或者相 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39] 
     
    网络流行语是网络语言生活体现方式的一种,它以网民生活、文化娱乐和网络热点事件、新闻等为主要来源,一旦网民与之产生共鸣便会产生“共振”而得以迅速传播。麦克卢汉说:“如今,我们开始意识到,新媒介不仅是机械性的小玩意,为我们创造了幻觉的世界:它们还是新的语言,具有崭新而独特的表现力量。”[40]随着网络在社会上的进一步普及,网民对社会的参与意识增强,网络与社会生活不断融合,网络流行语的未来发展将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趋势。首先,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会持续火热。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网络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融合的结晶,是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的结果;其传播又是利用当前最新的传播技术,“每一种技术都是我们最深层的心理经验的反射”[41]。因此,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可以为引导和构建健康和谐的网络语言生活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其次,网络流行语会更贴近生活,反映生活。从网络流行语自身而言,反映文化娱乐、社会生活类网络流行语将保持强劲势头。随着网络流文化与现实社会生活融合的越来越紧密,生活中的苦与乐都会在网络流行语中显现。正如“每一种文化、每一个时代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42]一样,大众通过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对社会、对生活进行感知与认知,正是网络时代的特点。再次,随着网民的社会公民意识增强,新闻热点事件、表达诉求类网络流行语将呈上升趋势。网民通过创造和传播这类流行语来表达自己的权利诉求可能会成为常态。 
    总之,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演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程度地映射着现实社会生活的矛盾与变迁,未来网络流行语的发展也必将与未来社会相关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