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改得没特色,得不偿失” 对很多人来说,有关家乡最直接的印象,首先便是它的名字。在众多远去的老地名中,下关区对于大多数南京人来说,如同古城墙上的常青藤,爬满了苍翠饱满的记忆。“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百年前老下关的大马路曾是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民国文化在这里发酵,同时与明文化、长江文化、革命文化等相互交织,滨江依城的下关区便有了“金陵北大门”之称。在2013年被撤销合并成新的鼓楼区后,下关区的名字便掩退到了历史的风尘中。 “自从3年前白下区被撤销,设立了新的秦淮区后,我到现在都没缓过神来。”作为地地道道的白下人,今年80多岁高龄的徐大爷谈起这事儿便一阵唏嘘,“我经常告诉我孙女,‘秦淮’虽好,‘白下’难忘”。 地名的更改,关乎百姓乡愁和情怀的安放。一个个老地名的消失,或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直接被淘汰抹去,或因为自身的变迁而更名易姓。现在的边营前身是历史气息浓厚的新民坊,莫愁湖东路是老南京记忆中温馨的二道埂子,芦席营变成了商业味浓重的金贸大街……“仅在2015年,南京各区新增和更改的地名就有514个。”薛光说,如果把地名改得没有特色,甚至丢了自身的文化符号,是得不偿失。 重新启用老地名,留住文化符号 据了解,1986年,我国颁布了《地名管理条例》,要求地名管理应从历史和现状出发;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进一步开展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南京近年来为老地名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制定老地名保护规划等,并且对一些已经消失的老地名列出了建议重新启用的名单,积极给它们重新“安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