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双语呈现中的津门内外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天津日报 newdu 参加讨论

    大凡城市精彩处,风光必在门里门外,何况,此地乃津门。
    昔日的津门,开到今日,已经越开越大,不是一扇,而是多扇。我和英汉双语著作《天津城市民间文化之韵》的主编刘昕蓉,尽管谋面不多,但我们每天都要在这个“门”里出出进进,我们都知道每一扇“门”上斑驳的中国近代史印痕和当年的三岔口传来的低吟浅唱。我供职的一家文艺单位位居天津城市的轴心中心花园地区,这个一百年前由法国人建造的公园曾一度称作法国公园,日本占领时期,易名中心公园,抗战胜利后又被民国政府易名罗斯福公园。昕蓉供职的天津外国语大学位居“中华十大名街”之一的五大道地区,从我这里到她那里,要顺理成章地穿越和平区的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直至马场道,几乎不经意间,各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已经轻轻打开了时代天津的另一面:法式、日式、英式、美式、俄式、德式、西班牙式……
    身处这样的岁月屐痕和文化氛围,当百年风云际会之后的欧陆风情轻轻拥揽了这位年轻的女作家、教授和翻译工作者,刘昕蓉和她的团队对天津文化的编撰、书写与表达,无由不让读者产生种种美妙的遐想和期冀。一概,一览,那些意料之中的,意料之外的,《天津城市民间文化之韵》均会洋气地告诉你:津门内外,嘛叫同与不同。
    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万千图书大凡有别,必然与不俗的内蕴与品质有关。刘昕蓉显然谙熟津门的每一道文化之门,她跨越汉文化对事物的认知门槛,用欧式语境,烩成了适宜在世界视野里共享的天津文化盛宴。津门内外,一英一汉,一洋一中,所谓“Tianjin·Culture”,借天津话说,倍儿津津有味。我想,《天津城市民间文化之韵》之所以被业内认为是一本与传统视角和惯常呈现有别的书,理由无怪乎三点,一是作者对天津传统文化的深透理解和现代视角下对天津历史的考察,二是作者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敏感,三是西方文化理念和扎实的英语表达水平。
    放眼中国城市,何止千百,但是,“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的天津全然是另外一番生动。当“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一百年中国看天津”成为世人的共识,天津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地位和角色,本身足以构成一部大书。这个只有六百多年历史的镶嵌在渤海湾之畔的海上门户,每一寸关节和肌肤,几乎都打上了中国近代史最为明显的烙印:洋务运动、北洋新政、九国租界……列强与家国的博弈、世界与民族的链接、坚守与融入的阵痛,构成了天津别具一格的文化背景。《天津城市民间文化之韵》的巧妙与智慧在于,它从历史的土壤中,着意收割岁月孕育并结出的文化五谷和文化杂粮,用世界共性的价值判断和中国民间的独立视角,筛选那些逸散着天津味儿的、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于是,就有了《繁星璀璨:丰富的天津戏剧》《敲、诵、逗:天津曲艺杂谈》《绝招与内涵:文武相容的天津杂艺》《传承与引介:天津音乐的特色》《华彩花会:天津民间舞蹈盛宴》《民艺绝活:天津本土艺术的辉煌》《卫嘴儿文化:天津特色饮食》《津味妈祖:津味特色的民间信仰》《八旗与布衣:天津传统服装饰物文化》《庭院与楼牌:天津传统民居》《马场风流:文化娱乐形式及场所》等十多个章节的起承转合与和风细雨。刘昕蓉和她的合作者们,俨然媒体时代一个个气质高雅的使者,与中外客人拉着天津文化的家常,比如狗不理,比如五大道,比如京剧,比如相声,比如杨柳青……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