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不必对网络语言 避之若浼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市场星报 newdu 参加讨论

    今后,“喜大普奔”、“坑爹”、“酱紫”等网络流行语将与机关公文、学生教科书“绝缘”。记者昨日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4月1日起,河南省将启动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词汇。(3月25日《郑州日报》)
    “避之若浼”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也。”意思是说,躲避惟恐不及,生怕玷污了自身。笔者认为,我们对于网络语言没必要如此。
    一方面,语言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约定俗成的,网络时代产生网络语言,这很正常,网络语言是我们时代的必然产物,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接受,只能是适应,别无选择,因为时代在变,语言必然要变,这是客观规律,谁也阻挡不了。
    另一方面,教科书与公文如果避讳网络语言,只能形成一种官方语言与民间语言两张皮现象。过去,文言文就是官话,而白话文就是民间话,我们好不容易通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取消了等级,实现了平等,而且最终白话胜利了,成为主流,为什么我们非要在网络时代打造新官话与白话呢?网络语言是语言的发展,我们必须承认,不能人为割裂。
    当然,我们不避讳网络语言,也不是说任凭网络语言在教科书、在公文中泛滥,我们当然应该有所选择。对那些新约定俗成的,大家公认的健康网络语言,进入教科书,进入公文也未尝不可,这样更亲民,更接地气。同时,对于那些不健康的网络语言,我们当然应该彻底摈弃。
    总之,网络语言不是洪水猛兽,不是语言雾霾,我们没必要胆战心惊,更没必要草木皆兵,我们完全可以有选择的去运用,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语言丰富,促进语言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