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言漫谈 >

“一应俱全”和“应有尽有”来源和结构考辨(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汉字文化》2015年第1期 周广干 参加讨论

    
    “应有尽有”的情况与“一应俱全”有差别。各种辞书一般都认为成语“应有尽有”最早出现是《宋书》中的例子,即前文所引例(6),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不过将“应有尽有”释义为“应该有的都具有”,显然是把“应”理解成了“应该”,这种理解是存在偏差的,与该成语所要表达的原意是不同的。根据上文对“一应俱全”中“一应”和“应”的分析和举例可以看出,“应”用在多项并列成分或表示复数概念的事物之前,用以总括的用法在中古汉语时期已经产生,据此我们认为“应有尽有”中的“应”当看作是总括词“都、所有”,而不能看作是动词“应该”。 
    再来看看其中的“尽”。“尽”是一个古老的总括词,可以理解为“全部、所有”,如: 
    (28)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二年》)(29)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30)应是升降回鹘,尽放归回。(《敦煌变文校注·张淮深变文》)① 
    例中的“尽”所指向的对象都出现在其前面,即“周礼”、“禁方”和“升降回鹘”,而且后一例中“尽”与前面的总括词“应是”相呼应,“应”的用法与“应是”相同。由此我们认为“应有尽有”中的“尽”和“应”都是总括词。现代汉语中“应有尽有”的使用要比“一应俱全”更多一些,其原因应该在于“应有尽有”在结构上是两个状中偏正结构的并列,中心语是“有”,在使用时更容易体现动词性,而“一应俱全”的结构是主谓结构,用作谓语时不如动词来得直观。 
    这两个成语形成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误解,主要是因为对“应”的理解出现了偏误,甚至导致了以误解义为常见意义,尤其是“应有尽有”。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一应俱全”的整体意义是“所有一切都齐全”,从结构上来看整体是一个主谓结构:“一应”是主语,“全”是谓语,“俱”是状语、作“全”的修饰成分;“应有尽有”的整体意义是“全都有”、“一切都齐全”,从结构上来看整体是并列结构:是由两个状中偏正结构“应有”和“尽有”的并列。“应”和“尽”作为同义的总括词在结构中充当状语,修饰“有”。 
    注    释: 
    ①例线索自蒋礼鸿先生《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引用时参照了项楚先生《敦煌变文校注》本。 
    (本文参考文献请参阅《汉字文化》2015年第1期) 
    (本文系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14SZYB2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