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董兆杰: 评说《汉字听写大会》的形态汉字听写大会感言之二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未知 董兆杰 参加讨论

    在娱乐至上、游戏当家、造星盛行的节目环境中,以听写汉字为内容的节目,如何规避内容单一、重复和程式化的弊端,让观众既能获得汉字书写的知识和能力,有充分体会到收视的乐趣,是节目编制者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电视形态设计人、总导演关正文说:“如果节目光是听写,可能很无趣,观众不喜欢就谈不上有影响。如果只想娱乐,又会损失让广大观众信任的文化担当,使节目重归浮躁的游戏套路。我们确定了宏观上严谨、微观上生动的原则,最终形成的节目一定会既有传承的重量、又充满了收视的乐趣。”这样定义节目的形态,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如何把“听写”这个严肃、枯燥的“无趣”之事,变成“有趣”、有益的节目。编制者目前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在创新上狠下一番功夫。
    节目以“增强国家语言实力,提高国民语言能力”为宗旨。如果不能尽可能多地动员广大“国民”参与其中,节目编制的目的就不能实现。所以,如何更多地动员观众,吸引观众,并且让观众真有所获,是节目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所在。
    节目的宗旨,要求节目组不能把节目办成娱乐性节目。摆脱当前节目环境对观众已经形成的收视误导,是一件很难的事!
    我们从1、2期播出的节目中看到了编制者的努力探索,也看到了跋涉的艰难。
    名为“大会”,却不能不采用“大赛”的程式。一方面说明,当今电视节目环境的影响太深了。另一方面说明,寻找新的形态太难了。
    比如,主持人不分时机地用絮叨的旁白,像体育比赛解说员那样,尽情渲染了竞赛的气氛,却忽略了参与者和观众都需要冷静、反复思考的需要和感受。
    领队教师和参赛者,忘情地助阵动作和不断加油的呼喊,不时被插入书写活动和画面当中,打乱了听众的思绪和关注的焦点,令人腻烦。领队难以控制地指指点点,不断提示答案,不文明地评论是非,都让人反感。
    频繁的画面切换,与写字无关的插话,和无序地介绍参赛人员的背景资料,还有些与大会内容没有紧密关联的资讯,打乱了观众对文字书写程序和结果的注意,这些不是画龙点睛,而是画蛇添足的败笔,不仅破坏了节目的整体性与连贯性,也在复辟着娱乐节目的要素。
    这些人的这些事,不是完全不需要,而是必须服从节目紧张思考、高度注意、追求成功的特点。这正如,课堂上的学习也需要活跃气氛,但是,必须在符合教育与心理学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方法、策略的需要,灵活地、有静有动地、有张有弛地进行。自如地驾驭堂,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修养,也应当是这个节目编导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播出的两期节目中,没有特别设计和公告观众参与的时间内容和方式,是节目脱离观众的表现,是节目的最大败笔。应当在开始时,就由主持人明确提出观众参与的方法、途径,并且随时采取恰当的方式,通报参与的情况。比如场外志愿者参与听写的成绩和问题,观众对答案的质疑和肯定。只有小小的赛场与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受众不断互动,才能够传染乐趣,收获乐趣。
    如何把握节目的节奏与速度,用什么方式和多长时间公布标准答案,也需要加以改进。
    我相信,在网络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的时代,编导组一定会找到一个广泛动员、长期参与、累积收获的节目形态,把节目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