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从形式看,上述“VV+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结构与闽语一样,其实不然。 池昌海、王纯(2004)、王昉(2011)都指出,温州方言可以带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是表示动作持续、反复的V ![]() ![]() ![]() 可见,吴语中出现的“VV+补语”结构的语义比闽语复杂,其中包含了两种同形异类的形式,一种是表示动作反复进行的VV(即V ![]() ![]() 前面说到,V ![]() ![]() 首先,我们发现“V ![]() ![]() ![]() ![]() (5)史堂一听此话,倒呆了一晌,便道:“……尊驾且再坐一坐,我去问问明白,我们大皆谈谈去。”(《载阳堂意外缘》第十回) 例中“问问”与“坐一坐”相呼应,显然应理解为V ![]() 其次,张华林(2011)在考证晚清时期上海传教士编撰的一些语言教科书中出现的“V—V+补语”现象时,提出上海话的“VV+补语”结构其实就是前者语法化而来的,也就是说,即使到晚清时期,上海方言中可能还存在“V—V+补语”结构。例如: (6)铲刀柄脱者,装一装好。(Lecons ou exercises de langue Chinoise,1883:187) 前人的相关研究证明,V ![]() ![]() ![]() ![]() ![]() 可是,吴语太湖片中出现“V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