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身份的界定:问题与建议(2)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外语教学》 袁周敏 参加讨论

    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Zimmerman(1998:87-91) 和Tracy(2002:17-20)。前者指出身份作为“谈话中的语境元素” 的思想,进而提出作为语境的身份(identity-as-context)的概念,呼吁应当在具体的语境中研究情景性身份(situated identities),并区分了三类不同的身份:
    话语身份(discourse identities):话语身份是构成即时互动组织结构整体所必须的。会话参加者在进行各种序列结构的会话中都会采取话语身份,比如,发话者、听话者、故事讲述者、故事倾听者、提问人、答问人、修正发起人等等。
    情景性身份(situated identities):该类身份在特定类型情景中发挥作用,比如急救电话会话中,说话人需要救助的身份即为情景性身份。
    伴随身份(transportable identities):该类身份无论在何种情景中、也不论何种交际中,都潜在地伴随着个体。例如,性别、种族身份等。
    Tracy(2002:17-20)则认为身份包括下面两层意思:第一,身份是任一特定情景之前既已存在的个人稳定的特征,且是通过交谈展现,因场合而变化的动态性、情景性产物。第二,身份是社会分类,是个体的、独有的。接着,她区分了交际中的四种身份类别:
    主要身份( master identity):指人的特质中相对稳定的因素,例如,性别、种族、年龄、国别以及地缘等。
    交往身份(interactional identity):指在交际语境中与明确的他人交往时所表现的确定角色。例如,某人在一种语境中可能是朋友,另一种语境中则是雇员,在其他语境中还可能是大学生、志愿者、父亲的儿子、妻子的丈夫等等。因此,交往身份具有情景性和关系依赖性。
    个体身份(personal identity):指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谈到的人格、态度、性情(如果人们认为某人是球迷或者不喜好体育运动,那么她/他的个体身份就得以展现);还包括人们谈话的方式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诚实、理智、公正等等;传播谣言者、阿谀奉承者等等)。
    关系身份(relational identity):指在确定的情景中人们与其会话对象交谈时所展现的关系。关系身份涉及到交际双方的交往特性,比如交际双方是否平等以及社会距离是远还是近?关系身份时刻都在协商中,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变性。
        3.传统定义的主要不足
    我们认为传统文献对身份的界定充分考虑到了言语交际中交际者的各种身份侧面,也体现了对交际动态性的关注。更为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们对身份本质主义的认识,大大推进了身份多元性、动态性以及与会话结构的互动研究。但以上定义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Antaki & Sue(1998:2)将身份视做某种类属的展现、归因或者成员资格从而忽视了身份建构的过程,往往会陷入以结果代替过程的简单逻辑运算中;第二、Tracy(2002:17-20)一方面将身份定义为情景性产物,具有动态性、个体性;另一方面在其所区别的四类身份中却指出身份是任一特定情景之前既已存在的个人稳定的特征。因此该定义与在该定义下区分的一些身份特征前后或许有些矛盾。因为作为交际者个人稳定的特征,其身份则不能被认为是情景性产物,例如说话人的国别、民族、肤色等等。况且,在日常的交际中,交际者并非总是相对稳定的保持其主要身份,有些女性交际者和年长交际者在特定语境中会策略性地改变其主要身份,从而显得男性化和年轻化。
    更为重要的是,该类定义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目前身份研究一边倒的困境。身份研究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身份不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在会话中通过协商得以建构(Bamberg, 2011,2013;De Fina, 2013a,2013b; 陈新仁, 2013;袁周敏 & 陈新仁, 2013)。其单向度、持久性、先定性和结果导向性不断遭到建构主义视角研究取向的挑战(Van De Mieroop & Clifton,2014;Yuan, 2013a,2013b;Georgakopoulou, 2013;陈新仁,2014;袁周敏,2014)。在此背景下,就身份的“共建观”(co-construction)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这与上面定义中的提到的身份的多元性、情境性是分不开的,也因此进一步催生了身份研究的繁荣,正如学者们指出,身份确实是在“互动中不断构建的” (Verschueren , 2008: 26),或者说是在“话轮中一步一步地”得以展现(Van De Mieroop & Clifton, 2012: 194))。然而遗憾的是,这客观带来了身份研究繁荣背后的一边倒的不利结果。因为,除了会话中交际双方协商建构某一种身份甚至多元身份之外,说话人自我建构某一种或多元身份的事实容易被忽视。这样一来,对于后者的研究少之又少[1](Yuan,2013;袁周敏,2014)。然而,研究说话人自我建构多元身份更能剖析语用研究的动态性,原因在于这类研究包括自我身份建构的种类、不同种类身份之间的转换、以及不同身份与会话结构之间的互动等。Verschueren(2000)曾明确指出语用研究的核心便是其动态性与动态过程,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同样十分阙如(何自然,200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