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用学 >

关系管理理论及其运作(5)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中国外语》 袁周敏 参加讨论

        RMT的提出缘于对言语交际中语言礼貌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跨文话交际中的话语冲突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但是其目标却远远超出解释交际中的礼貌问题,而是用来指出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如何管理交际双方的关系,因此理论目标具有语用解释理论的普遍性。Spencer-Oatey(2000,2008,2009)指出RMT旨在探究人类交际中关系管理的一般性,既适用于跨文化交际,也适用于一般的人际交往。它以社会语用为视角,更多地关注说话人及其语言产出,因此不同于从认知语用出发研究听话人及其语言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其目标建构类似于语言顺应论(Verschueren,1999)。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对语言选择中的语用理据,该模式比Brown & Levinson 的面子论及Leech 的人际修辞论更能提供新的解释,以及说明互动交际中社交关系的维护、威胁与建构…,我们可将人际和谐管理模式视为一种具有普遍解说力的人际修辞模式,它并不针对特定语言或特定文化下的人际关系管理(冉永平,2012a)。
       正如作者在2008版第一部分引言中所述“该理论框架旨在探讨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人际关系管理…..采取社会语用学的视角考察说话人及其语言产出”(2008:9),由此看来,RMT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建构的关于说话人如何产出语言的理论,是关于使用的“连贯的语用学理论”(Chen,2009:Ⅹ)。在具体的理论运作层面,作者也在不断修订、完善该理论,。2000年版中公平权概念中细分为三个次则, 损益—受益(cost-benefit) 、平等—互惠(fairness-reciprocity) 、以及自治—控制(autonomy-control),新版(2008)删除了平等—互惠(fairness-reciprocity)以防止次则之间的交叉重复,将平等—互惠纳入损益—受益进行解释,因为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原版中的互往权包含参与、移情和尊重三原则。鉴于尊重也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新版将其修订为两原则,即交往参与-交往分离与情感参与-情感分离,将原版中移情和尊重原则纳入情感参与-情感分离框架中。这些细微的修订不仅简化了理论本身,防止细则运作的冲突,也有利于读者的理解,同时体现了作者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
    当然,该理论在克服面子理论与礼貌原则不足的同时,也并非毫无瑕疵。冉永平(2012a:5)指出在有的语境中面子与互往权难以区分;另外,从认知角度看,面子和身份涉及人们对个人形象(self-image) 的不同认识,容易将它们等同起来。类似问题还有待深入探究。在2000年版本中,作者(2000:15)将面子区分为素质面子(quality face)和社会身份面子(social identity face),但在2008年新版中,则没有做这种区分,而是提到了面子和身份(identity)与自我概念(self-concept)密切相关(Spencer-Oatey,2008:15)。至于对这种理论变化的原因,作者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说明。对交往目的如何影响关系管理以及以言行事域之外的其他4个域并没有做具体的分析。对3类关系威胁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缺少论述。另外,该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关系管理的三个方面,面子管理、社会权利与义务管理以及交往目的管理似乎不在同一个层面,这些都有待我们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讨和验证。
    7.结语
    本文探讨了RMT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及其运作,在此基础上,将其与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进行了比较。RMT从言语产出的角度入手,围绕关系威胁行为,提出对面子、社会权利与义务以及交往目的进行管理进而管理交际双方的关系的思想。由于它吸收了社会心理学的成果,关注面子的人际和社会视角,并从平衡的角度考察社会权利与义务,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其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关系威胁行为5个域的具体分析方法等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Arundale, R. Face as relational and interactional: A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face, facework, and politeness[ J ].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06(2):193-216.
        Bousefield, D. Impoliteness in Interaction .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2008.
        Brown, Penelope, Levinson, Stephen C.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 .CUP, Cambridge, 1987.
        Chen, Xinren. A New Coursebook in Pragmatics [M]. Beijing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9.
        Goffman, E. Interaction Ritual. 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ur M]. Pantheon, New York, 1967.
        Gu, Y.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modern Chines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1990( 14): 237-257.
        Gu. Y. Politeness and Chinese Face. Lecture given in the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University of Luton, Summer, 1998.
        Ide, S. Formal forms and discernment: two neglected aspects of universals of Linguistic politeness [J].Multilingua , 1989(8): 223-248.
        Leech, G. N.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 London: Longman. 1983.
        Leech, G. N. Politeness: Is there an East-West divide? [J]. Journal of Politeness Research 2007(3):167–206.
        Matsumoto, Y. Reexamination of the universality of face: Politeness phenomena in Japanes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 1988(12): 403-426.
        Mao, L. R. Beyond politeness theory: 'face' revisited and renewed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4(21): 451-486.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