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語義正向偏指:詞義演變的又一機制 如上所說,所謂語義正向偏指,是指原來有正反兩種可能性的行爲動詞,語義向符合行爲主體的主觀願望的一面傾斜,從而使該動詞產生出表示正向可能性的詞義。語義正向偏指不同於詞義在原義基礎上的理性引申,它是詞義主觀化的反映,跟人的心理因素相關。以“趁錢”爲例,“能趁到錢、趁到錢”是“趁錢”人的目的和願望,一般情況下掙到錢(或多或少)是通常的、普遍的,掙不到錢是比較特殊的、不正常的,相對於“没趁到錢”來說,“趁到錢”是無標記的,由於“趁錢”這一行爲本身也是無標記的,所以二者容易混同,在主觀願望的作用下,遂使“趁錢”語義偏指“趁得到錢”。也正因爲“趁錢”的語義發生正向偏指,才使得本爲“掙錢、賺錢”義的動詞“趁錢”產生出“有錢”義、使“趁”產生出“有、擁有”和“富有”的新義。 從“趁錢”例來看,語義正向偏指是原詞產生新義的特殊路徑,這一現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這裏再以“衛生”一詞爲例。《現漢》第6版釋義如下: 其實,“衛生”原義是保護生命,保護身體健康。《莊子·庚桑楚》:“老子曰:‘衛生之經,能抱一乎?'”郭象注:“防衛其生,令合道也。”清唐甄《潛書·五形》:“貴人之處,衛生常謹。古諺曰:‘家累千金者,坐不垂堂。’恐其傷肢體也。”“衛生常謹”意思是要時常注意保護健康。後來詞義發生正向偏指,指“能防止疾病,有益于健康”,再後來又進而轉指“合乎衛生的情況”。卽: 我們還可以再舉“美容”一詞爲例。“吃豬蹄兒美容”這句話,旣可以理解爲通過吃豬蹄兒達到使面容美麗的目的,也可以理解爲吃豬蹄兒能使面容美麗,後一種理解就是語義正向偏指,據我的語感,偏指義的理解似更爲普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