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并不认为说汉语的人不能进行反事实推理,而是认为这样的推理对他们来说比较困难。按照他的观点,英语的虚拟式句法结构引导人们进行反事实推理;而“汉语没有明确的词汇、语法或语调手段,来标记所说的话已经进人反事实的领域;无法清楚地指明:所谈之事肯定没有发生,谈论这些事情只是为了推断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汉语母语者需要更多地依靠话语语境。据此,布鲁姆预期说汉语的人会比说英语的人,在反事实推理中犯更多的错误。他尝试通过一系列问卷调查实验来验证此假设。1975年的问卷中包含一个按照反事实假设和推理写成的故事,用英语和汉语两种版本,分别对母语是英语和汉语的两组被试进行测试。结果是:美国大学生作出反事实推理的达89% (25/28),高于有一定英语水平的台湾大学生(69%,37/54);而台湾大学生又明显髙于没有学过英语的台湾旅馆员工(17%,6/36)。布鲁姆认为这一调查结果完全可以证实他的假设。 两年以后布鲁姆又设计了内容相似的故事二和故事三,用以比较语境因素对母语不同的被试的影响。这两个故事共同的内容是:18世纪欧洲哲学家毕尔(Bier)不懂汉语,如果他懂汉语,那么他会受到中国哲学关于自然现象的互相关系学说的影响,从而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综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哲学理论。两个故事的不同点在于:故事一说,当时的中国哲学著作很少(very few)被翻译为欧洲语言。因此,上面的情况既可以理解为反事实的(他不懂汉语,也没有读到中国哲学的译著,所以没有能够把中西哲学加以整合),也可以理解为非反事实的(他有可能读到为数不多中国哲学的译著)。布鲁姆发现:98%的美国人(包括学生与非学生)把故事理解为反事实的,而只有6%—7%的中国人(包括香港的学生和台湾的学生与非学生)作了这样的理解。故事三说,当时的中国哲学著作没有(none)被翻译为欧洲语言。因此,上面的情况只能理解为反事实的(他不懂汉语,也读不到中国哲学的译著,所以没有能够把中西哲学加以整合)。结果,96%的美国人(包括学生与非学生)和50%—63%的中国人(包括香港的学生和台湾的学生与非学生)把它理解为反事实推理的。看来,语境线索对汉语被试理解反事实表达至关重要,而对英语被试则可有可无。布鲁姆的结论是:“我们所观察到的英语和汉语在反事实标记上的不同,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的差别;而且,反映了操英语者跟操汉语者在划分与整理世界的认知方式上的不同”。也就是说,他证明了沃尔夫假设的弱式:语言影响和限制思维,操不同语言者的思维方式也不同。 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布鲁姆认为他的假设得到证实:汉语缺少虚拟语气,因此说汉语者不善于进行反事实推理。但是布鲁姆的结论引起了欧洁芳[4]和刘[5]的质疑。欧洁芳认为布鲁姆使用的故事不符合汉语习惯。欧洁芳用修改过的故事版本对中国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中国学生也能很好地识别其中的反事实推理。布鲁姆指出:虽然欧洁芳的研究以中国学生作为被试,但是这些学生已经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了12年。因此,这些被试实际上是双语者,不适合参加这个问题的研究。他还认为:欧洁芳的故事太具体、太简单,加工的差异更可能在抽象、复杂的材料中出现。 后来,刘[6]使用了一批很少接触英语的中国学生作为样本,而且她分别采用了抽象和具体两种故事作为实验材料。她发现反事实推理能力有明显的发展趋势:样本中最年轻的4年级学生的成绩很差(正确率低于20%),而年龄最大的11年级学生的成绩很好(正确率达80%)。此外,大部分学生对具体故事有比较好的成绩。刘认为,这种成绩差异,并不能归因于语法标记(虚拟式标记)。但是,她没有直接比较中国学生和英国学生,所以也不能直接推翻布鲁姆的结论。尽管这些实验对汉语和英语母语者在反事实推理能力上有无差异,还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但是关于句法标记可能对认知方式产生影响的理论,还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7] 二、汉语有无反事实条件句? 为了回答“汉语有无反事实条件句”,我们首先要定义什么是反事实条件句和反事实推理。根据一般的理解,假设性条件句有真实的(real)和非真实的(unreal)两种。[8]前者的条件是开放的或中立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简称真实条件或事实条件;后者的条件是封闭的或有标记的(只能是假的),简称非真实(即虚拟)条件或非事实、反事实条件。[9]例如: (1)If she took the train, she will have arrived on time.(如果她坐火车,那么她就会准时到达) (2)If she had taken the train, she would have arrived on time.(如果她真的坐了火车,那么她就不会迟到了) (1)是真实的假设性条件句,是对尚未发生的事件进行条件一结果式因果推理。(2)是非真实的假设性条件句,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或既成的状态进行反事实的条件一结果式因果推理:假定条件与实际情况相反,那么随之而来的状态也一定与实际的结果相反。真实的假设性条件句,又叫直陈条件句(indicative conditional),它们的前件(protasis, antecedent)和后件(apodosis, consequent)都可以为真。非现实的假设性条件句,又叫虚拟条件句(subjunctive conditional);它们的前件一定为假、后件一般为假,表达的是一种跟实际情形相反的虚拟状态(subjunctive mood)。由于这些原因,虚拟条件句被称为反事实条件句(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简称反事实句(counterfactual)。[10]例如: (3)If Nixon had won the1960elections, Kennedy would not have been assassinated?(如果尼克松赢得1960年的总统竞选,那么肯尼迪就不会被暗杀了) (4)If kangaroos had no tails, they would topple over.(如果袋鼠没有尾巴,那么它们就会摔倒) 事实上,尼克松没有赢得1960年的总统竞选,并且获胜当选总统的肯尼迪被暗杀了。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中,袋鼠有尾巴,并且它们因此不会摔倒。这些条件句都是用假的条件来推导出假的结果,所以是反事实的虚拟条件句。当然,虚拟语气并不一定表示反事实意义,其只是表示反事实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根据夸克(Randolph Quirk)等人[11]的看法,英语虚拟语气中的谓语动词有现在时和过去时两种形式;前者主要有命令式(mandative)和惯用式(formulaic)两种,后者用于由if、though等连词引导的状语从句或用于wish、suppose等动词之后的名词性从句中,表示假设或非真实意义。例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