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丈量。我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开篇第一章即为“方田”章,刘徽解释为“以御田畴界域”。其中记述田地的形状有“广从”不一的矩形田,皆以“今有田”语起述,却没有强调是“方田”,说明“方田”可能指的并非是方形或矩形的田地,方形田或矩形田只不过是普通田地形状,故而只称为“田”;而其后的“圭田”(等腰三角形田地)、“邪田”(直角梯形田地)、“箕田”(等腰梯形田地)、“圆田”(圆形田地)、“宛田”(球冠形田地)、“弧田”(弓形田地)、“环田”(圆环或环缺形田地)在文中则被强调,如“今有圭田”、“今有弧田”等语。这些几何形状的田地的面积计算方法都被归入“方田”章中,也再次证明“方田”并非指方形或矩形的田地,很可能指的就是丈量测算不同几何形状的田地面积。故“方田”之“方”应为“丈量”之义。该书又有“方程”章,其首句为“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岳麓书院藏秦简(贰)·数》:“取禾程述(术)……取程,八步一斗……取程,禾田五步一斗……取禾程,三步一斗……”,说明“程”本指等量的禾黍所能收的谷物量,故从禾。“程”本义即为标准,而“方程”之“方”可能如“岳麓秦简”中所记以每收一斗谷物要在禾田里走多长步数,而步数的长度自然要用步弓来丈量。又,《诗经·汉广》有云:“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毛传》:“永,长。方,泭也。”《方言》:“泭谓之簲,簲谓之筏”,即将“方”解释为筏;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认为,方可通“旁”、“傍”,即傍着、沿着之义。《汉广》的本来意旨是说,诗人嫌汉水太长,所以很难过江。如果将“方”训为“筏”或“傍”,即表示不能用桴筏渡过,或不能从旁侧绕过江水,这与前句说汉水之长前后逻辑不一致。但如按本文对“方”字训作测量土地的步弓,那么“方”即可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步弓丈量土地,解为江水之长,不能用步弓丈量其长度。文通字顺。 7.乘方。我国自古就将方形的面积用“平方”来表示,这就有了“方圆”一词。用测绘工具“方”丈量一块土地的边长,再用乘法便可算出这块土地的面积。故“方”有“乘方”的意思,以后还出现了计算体积的“立方”的说法。 8.方法、道。“治国有方”之“方”意为方法。用“方”来测绘的确需要职方氏遵循步弓两脚一线的测量路径进行测量,而且还需要熟练使用多种技能,才能做到精确地计算。而在并车、船,特别是在水战中,与敌军战船接舷时,也需要操持者熟练使用“有方”的多种性能,采取各种方式、方法,才能成功接舷。故“方”亦有“方法”、“道”的意思。 9.药方、配方。这种强调配方意义的词应是源自于在并车、舟时,操纵者须判断哪些车、舟可以相互匹配并在一起。倘若性能优劣差异较大,或者不能起到互补作用,那么这样的车、舟就不能搭配,否则就会出现彼此拖累的现象,使得合并后速度或效率降低。“药方”一词正是源于诸种草药搭配而形成的组合式药剂。 10.辨别、类别。《国语·楚语下》云:“民神杂糅,不可方物。”这里的“方”有辨别的意思,应是从“方国”的义项引申而来。对境外方国所送来的异域特产,需要区分其属于何国之物,并加以分类。故“方”还有“辨别”、“类别”之意。 11.放。“方”右加上带有“以手操作”义符的“攵”则为“放”,“方”、“放”二字同源。“放”有松开约束、放任之义。如果用手解开安装了“有方”的并行的车、船,那么车、船便可以摆脱束缚,自由行驶。这体现了“放”原是解开车、船间连接装置“有方”的意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