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语音学 >

藏语声调产生的原因探析——以安多天祝话单音节和双音节音调实验为个案(4)

http://www.newdu.com 2017-11-16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达哇彭措 桑塔 参加讨论

    2.音高曲线分析 
    通过实验发现,在双音节词中,不管声母的清浊,所有出现在前字位置的音节变为平调,后字位置上的都是降调或者是升降调。但随着声母清浊不同而略有变化。试比较图6中的四个样本。 
     
    
    清声母出现在前字位置上时一律变为平调,出现在后字位置上时保持不变,即与单音节的调形是一样的。 
    浊声母出现在前字位置上时,也变为平调。但在有些词中,基频曲线表现为略升。浊声母出现在后字位置上时变为升降调。但后字的最高基频比清声母音节的最高基频要低得多,图6中的1、3样本后字的最高基频明显比2、4样本的要高。还有一个新的发现是一些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出现在后字位置时表现出清化的趋势,当然音调也随清声母音节读高降调。 
    那么,通过对每一类组合中样本做调长归一化后,计算各自对应点上的基频均值后,我们得到天祝话双音节音高模式,如图7和图8所示(清声母在后字位置上时,两个音节各取10个点;浊声母在后字位置上时,双音节共取20个点)。 
     
    
     
    
    因此,可以认为在双音节名词或名词短语中,在心理和物理上都是要凸显后音节的。在物理上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基频。我们还观察了音强,发现它在双音节中是均匀分布的,对于凸显后音节没有贡献,时长亦然,后音节的时长反而比前音节要短。所以对于这一音征的贡献主要是基于后音节的基频。关于单字调和双字调的关系方面,笔者认为双音节变调的基础不是单字调的调形,双字调是受双字调的韵律模式制约的,即“前低后重”。这个“前低后重”同单字调一样是其韵律的深层形式。和单字调一样,浊音的基频也不是很稳定,说明有不同的发声类型在起作用,但这不影响它的基本韵律模式。 
    天祝话的音调实验使我们对于藏语声调起源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天祝话中,清声母是高调起始的,浊声母音节是低调起始的,这一点说明藏语声调中高低分化至少是有其物理基础的。在大多数藏语声调方言中,浊音清化后都变为低调,清音读高调。在天祝话中,清声母的高降调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低调的产生是藏语方言声调产生及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天祝的促声韵的基频落点比舒声韵的落点要高。这与拉萨话中的情况正好相反。在拉萨话中,舒声韵的调尾比促声韵的调尾要高。通常舒声韵尾(m,n,,r,l)使声调变平(高调变高平,低调变低平升),促声韵尾和擦音韵尾(b,d,g,s)使声调变降(高调变高降,低调变低升降)(胡坦1982)。这可能在拉萨话中不是音高机械的演变。最大的原因笔者认为是需要和带复韵尾d和s的音节保持对立(在拉萨声调系统中藏文带-d和-s尾都是低的,包括复韵尾)而读高调,这种演变可能是受语言内部系统的影响而分化的。然而,天祝话的舒促韵尾音高的对立模式与康方言的玉树[13]和德格话相似。在这两种方言中,古藏语的促声尾都变成喉塞音,带喉塞尾的清声母音节都读高平调,而舒声韵的调尾较低。这一点与世界上许多语言的声调产生的情况是一致的[14]。所以,德格和玉树话中的促尾读高调应该是语音的机械演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