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非虚构写作蓬勃发展之时,报告文学却呈现出某种式微态势。报告文学面临着如何丰富和发展自己的问题,而非虚构写作或许可以视为这种丰富和发展的结果,是带着融合契机应运而生、与时俱进的新事物。如果做一个理性而乐观的判断,在非虚构写作蓬勃发展、步步相逼之时,报告文学也许会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认识非虚构写作的复杂学科背景,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展开思考。许多非虚构作品与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新闻学等学科存在着深刻的血缘关系。在人类学领域,马林诺夫斯基开创田野调查的方式后,将整个学科从书斋和沙发带到了田野之上,学者们呼吸到了新鲜空气。而非虚构写作也在通过类似方式将文学带进更加辽阔的现实。带着这种认知重新审视非虚构写作,总能发现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的特征。为数不少的非虚构作品,似乎可以视为文学化的民族志,或是民族志式的文学作品。两年前,阿列克谢耶维奇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我写下一句话:“阿列克谢耶维奇以新闻为弓,以历史为箭,射中了文学的靶心。”或许,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更多的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在当下遇到了一些争议,需要作家们消除困惑、奋勇前行。尽管,无人质疑非虚构和虚构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真实问题是否就是一条经纬分明的鸿沟,让文学的版图出现楚河汉界,让两种写作从此分道扬镳、天各一方?非虚构写作崇尚真实理念,视真实如生命,因而具有记录历史的功能,但我们能否将非虚构写作简单地等同于真实,或者等同于历史呢?而虚构文学,似乎是想象力的产物,可是其源头活水依然出自现实世界,被叠加和浓缩的故事,同样在记录一个时代,同样展示了另一种真实。任何写作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不管非虚构还是虚构,或许都不应该以揭示某种真相为创作准则,因为真相的面孔总是在变化之中。无论是中国人写下的当下中国,还是外国人写下的当下中国,都是从个人经验和视角出发,对特定区间内社会现实的关注,这种关注的最大意义或许在于记录了什么,而不是揭示了什么。非虚构写作和虚构写作之间有对立也有融合,虚实共存,彼此呼应,文学的版图才能保持平衡。我们可以理解新闻稿件中出现的化名,甚至为了传播需要而隐匿时间、地点等关键的“W”要素,那么非虚构写作中出现类似的写作策略,似乎也有理由持以宽容之心。 涌动在非虚构写作体内的新鲜血液和激情,正吸引着文学阵地上的有志之士们拥抱新事物、迎接新挑战。在非虚构写作领域,一定会涌现出更多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和精神追求的经典之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