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非虚构呈现生活的特点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文艺报 李燕燕 参加讨论

    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是为大家普遍认知的创作理念,非虚构写作恰好是“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集中体现。它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鲜活生发,摇曳多姿地呈现着时代风貌、历史事件和民生百态。从阿列克谢耶维奇的《战争的非女性面孔》《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到科尼利厄斯·瑞恩的史诗杰作《最长的一天:1944诺曼底登陆》,再到中国当下包括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张赞波的《大路:高速中国里的工地纪事》等等,都是这样的作品。
    非虚构扎根于现实,“地域性”令其更加鲜活。对于今天从事非虚构写作的中国作家来说,生逢其时。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中国人朝气勃发的历史阶段,正亲眼见证着一个宏大的历史转折,由此发生的中国故事独特瑰丽,其精彩程度远超一切想象,这就是非虚构写作的厚实土壤。最终出来的文本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一个作家对于中国经验与中国故事的深度理解、细微洞察和敏锐捕捉,很多东西需要切身融入并深刻体会。这里,不可忽略一个重要词汇——“地域性”。因为,中国故事里的每个元素都深深根植于一定的地理区位,一方山水育一方人,哪怕相隔一百公里,都自有一方习俗一口乡音。非虚构表达真实,自然应该带着愈加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在我看来,这是非虚构作品能否鲜活生动的一个关键。作为个体写作者,我能够看到接触到的,是一大堆最为熟悉、充满地域性、却蕴含深意的事物:山城大街小巷,有倔强得“一辈子只哭一次”的重庆女人,她们以自己的爱恨情仇酸甜苦辣创造了一座“女老板最多”的大城市;“棒棒”,这种依据山城特殊地貌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盛行的“爬坡上坎挑重担”的“力气行当”,早已随着高楼电梯以及发达的运输业日益衰落,却依然能在老商圈或旧码头觅到他们的踪迹,“最后的棒棒”生存成谜;有火遍全国的火锅与小面,有挤着轻轨创业的年轻人,有进城打工立足城市却又回乡创业的巴渝农民……这些真实存在着、却被山城雾气遮蔽的本土故事相互联系、相互碰撞,发出响亮的时代之音,昭示的正是改革开放近40年的沧桑巨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