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新媒介的兴起与文学精神的传承

http://www.newdu.com 2017-11-1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 杨柏岭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社会的演进、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介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强化了通过观看与镜头捕获意义世界的取向。针对文学由中心向边缘滑落,文学作品载体、内容及价值的图像转变,文学审美价值由美感到快适的走向等文学场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显露出的焦虑情绪,应该立足于媒介发展规律,以理性的态度正视文学观念的变化,强化新媒介传播文学精神的责任;尊重人类思想史演进规律,以通变的态度审视文学活动的新变;通过新媒介时代的文学经典培育,重塑文学精神,更新文艺学的内涵与外延。
    关 键 词:新媒介/文学精神/视觉传达/文学经典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省级教学团队(2015jxtd005)项目。
    作者简介:杨柏岭(1968- ),男,安徽定远人,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词学、中国古典美学、文化传播学。
     
    在人类的诸多行为中,阅读无疑是一种古老而又永恒的行为。据说,犹太人为了激发阅读兴趣,母亲会让小孩亲吻滴有蜂蜜的《圣经》,致使自小就留下书本是甜的记忆。中国古人亦很早便将“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钟嵘《诗品序》)、“清典可味”(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吟咏滋味”(《文心·声律》)视为文学活动的审美要求,反对那些“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繁采寡情,味之必厌”(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的作品。然而,随着社会的演进、科技的发展尤其是新媒介的兴起,纷至沓来的图像世界包裹着人们的生活,人类的阅读方式亦由文字,经信息技术走向影像的世界。这一变化直接影响了人们对文学活动的理解。虽说“新媒介的兴起和文学的处境”的话题,已经走过了学术界热议的阶段,但新媒介的影响日趋深入,个中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依旧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正视的现实话题:新媒介兴起对我们的生活环境尤其是阅读方式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如何看待当今文学场所发生的变化?在新媒介兴起的时代,我们又如何从内涵上提升文学品质,传承与重塑文学精神?这些均是文学教育者必须要学习与思考的时代命题。
    一、新媒介的兴起与人类意义世界的视觉传达
    伴随着电子产品的出现,人类的世界正在发生着深度的变化。与这个变化同步的,是思想家们思考的过程。或称之为世界图像时代,早在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就对现代社会做出了一个判断——“世界被把握为图像”[1]91,人类开始注重以视觉化的方式来认识和传达这个世界。或称之为“机械复制时代”,本雅明的《摄影小史》(1931)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36)等提出了“震惊体验”“韵味的消散”“复制/创造”等概念,认为像摄影之类机械复制手段不仅将艺术的专业化变为公众化,消解古典艺术的崇高地位,而且对人类艺术的认知方式以及传统艺术作品“灵韵”进行了颠覆性革命。或称之为景象社会或景观社会,居伊·德波《景观社会》(1967)便指出这个“景象不是形象的集合,而是以形象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2]463,在世界转化为形象的社会中,视觉压倒了其他观感,人也因此被动地成了观者。除此,阿多诺和丹尼尔·贝尔提出“图像消费”理论,鲍德里亚提出“类像”理论……总之,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言:“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3]156
    (一)图像、文字与图像时代
    图像(Picture)含义较多,若从各种图形和影像的总称角度说,图像是古老的,在文字出现前,人们便采用图像纪事表意,比如原始洞窟壁画、墓室壁画……这些图像正是一个时代的视觉传达,这类“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证词一样,也是历史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想象’过去”[4]9,“当我们站立在那些被植入了神话的图像前时,历史也就站在了我们的对面”[5]226……这些图像的功能或如库尔特·塔科尔斯基说的“一幅画所说的话何止千言万语”[4]导论,2,有助于后代研究者拂去历史的尘埃,破译其中隐含的社会文化密码。然而,远古时代的图像的作用是有限的,并非说那个时代就是视觉把握的社会。尤其是在发明文字之后,人类逐渐养成了对“文字”的依赖心理,进入了文字担负起统治与主宰人类社会文化信息载体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文字由信息载体、传播工具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价值判断,构建着我们的文学观、审美观;甚至可以说,文字的力量也渗透到社会习俗、法律规范的层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心理。像“敬惜字纸”便反映出文字表达在公众生活中的权威地位,“白纸黑字”就强调文字契约近于法律条文的公信力,等等。
    在文字时代,虽说图像与文字并存,有时图像也具有独立意义,但总体来说,文字始终充当着支配角色,文字时代的图像多是依赖文字方有正当身份,被赋予意义,反之,则多属于“未定”范畴。然而,与消费社会、媒体社会等命题相伴而生的“图像时代”,图像的意义便发生了变化。其意虽不是指向某种时代精神(如“文艺复兴”、“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但预示一种新的社会状况、文化状态的到来。可以说,这个现代意义的图像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给我们的生活、文化和教育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在照片、影视以及网络所营造的相关图像面前,文字似乎并非必需的。像有些商品的图像广告设计,几乎无需任何文字的提示或说明——因为图像本身就是表达的途径,足以达成商品呈现和促销的效果。当今的时代“文化运作方式与文化生活形态主要是由图像符号的呈示与观看来构成”[6]278,“图像”这个符号正发挥着构筑意义世界的巨大功能,以至于有些人标榜:“我从不阅读,只是看看图画而已。”
    (二)观看、镜头与意义的世界
    “观看”原本就是人类接触世界的重要方式,约翰·伯格甚至说:“观看先于言语,儿童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7]1只是由于新技术、新媒介兴盛与普及,人类的“观看”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传统的“观看”或直面自然人文景观,在心物交流中体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的心灵生长过程;或阅读文字世界,在想象与理解中品味“意内而言外”的意义生成过程……而如今吸引人们“观看”的,则是技术手段所生产的无所不在的图像。可以说,当今人类仿佛置身于广告牌、橱窗海报、屏显广告、影视图片、E媒广告与图片以及各类浏览器等无边海洋之中,使我们的日常生活似乎都“艺术化”“审美化”了。现如今,图像不仅是人类的生活背景,也是人类的生活内容,正改变着人类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生存体验、生存环境、审美经验以及文化境遇,扮演着主导人类心灵世界的导航作用,展示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特殊功能。正如有学者指出的:“今天不堪重负的‘观看’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而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眼睛来接触世界了解真相。一方面是视觉行为的过度和重负,另一方面则是对视觉行为的过分依赖。”[8]
    同时,传统的“观看”主要是借助“眼睛”亲历对象,其行为直接受制于人自身的心灵活动;而现今人们的“眼睛”与“对象”之间则多一个“镜头”,人们已不自觉地依赖“镜头”来获得信息,体验现实。在他们看来,那一闪而过的图像具有文字难以抑或是无法解释的作用,图像不仅足以解释现实,亦完全可以取代现实,抑或是图像就是现实本身。于是,图像由原先的“证史”在向“证实”转向,人们对历史与现实的把握的方式正在向图像化转变。而与此相对的,人类真实的生活经历反而处在被消退的处境,变得越来越不重要。由此,在镜头闪烁中,虚拟的镜像成为现实,而真正的现实又是远离观看者的“虚拟”存在。譬如旅行,古人重视亲历,用身心捕捉自然,徜徉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体验之中,如今对很多人而言,旅行就是摄像、拍照,到此一游,回来后再欣赏照片,以影像证实现实,构筑其所谓的意义世界。
    (三)视觉转向与人类感知方式的变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感知方式以及时空概念。对此,德国学者西美尔(或译齐美尔)早就分析过:“在19世纪制造公共汽车、铁路和有轨电车之前,如果不相互约定,人们根本不可能在几分钟或几小时之长就能相互见面,或者必须相互见面。现代的交通让涉及人与人之间一切感性关系的绝大部分,它在越来越高的程度上,把人际的这种关系交由纯粹的视觉感官去处理,这样一来,必然会把一般的、社会学的感觉置于彻底改变了的前提之下。”[9]487与西美尔说的交通工具变革带来的变化相比,当今已进入同步的、瞬息传播这个由新媒介掌控的视觉时代。视觉“观看”不仅是现代人们的基本生活样态,而且成为主导的存在方式。
    这种感知方式的转向尤其表现在视觉方式对听觉方式的“入侵”上。早些年热播的电影《手机》中的故事情节的发展与人物命运的变化,便与手机功能的转变有关。在打固定电话的阶段,乡里那部电话是对外联系的唯一途径,在听觉型感知环境下,电话拉近了人们心理的感情距离,联系着盼望与思念,人际关系是温馨的、浪漫的。然而,当移动电话(手机)具有短信功能之后,人际关系开始变得紧张,甚至敌对,人们的心灵开始虚伪和庸俗。故事结尾严守一的失声,就是视觉入侵听觉的一个象征[10]。而如今手机从打电话到发短信,从读文字到彩信、摄影摄像、看影视、上网、微博、微信等功能的变化,更是说明手机的媒介功能已从听觉转为视觉的延伸物。除了大众传播媒介视觉化,那些纯属听觉领域的音乐也不得不加入视觉图像的联欢,呈现为“音乐的视觉化现象”的走向。如今,谭盾所说的“作曲家要能够‘看’到音乐、‘听’到色彩”[11]的音乐被视觉化现象已是常态。
    至此,新媒介的兴起带来人类感知方式一大变化,就是由“固定化、距离化、沉思式”的听觉型,转向“流动的、即时的、扫视的、浏览式”的视觉型[12]234。正如多数学者指出的,“数字技术引发的图像表意的不断强化”和“文字审美的日渐式微”[13]320,已经是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不是世界末日,而只是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的开始。”[14]17人们需要面对当下这种“视觉转向”“图像转向”的文化走向,深入研究随着人类整体存在方式的改变而变化的人类的感知方式。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