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蝴蝶》/季华/文 朱成梁/图/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认为,对图画书的插图来说,重要的不是丰富鲜艳的色彩,而是要具有能够充分表达故事的表现力。而《三只蝴蝶》应该如何表现呢?我作为责编曾为此苦恼,直到遇到了此书的绘画作者朱成梁老师。朱成梁老师赋予这本图画书创作新鲜的想法,让《三只蝴蝶》这样一个传统的故事焕发了活力。但是,也有些读者质疑这本书为什么画得灰暗却还广受业内好评。也许,正是因为这些特点,使这本书有了独特的气质和品位。 关于造型表现 《三只蝴蝶》是个童话故事,朱成梁老师看完文稿后,告诉我们他想拟人化处理形象,用歌舞剧的造型形式来表现这个故事。我们听后觉得创意很好,很艺术,也适合表现这个故事,非常支持。所以朱老师的蝴蝶造型并不写实,没有像别的图画书中画的那样有6条腿。在我们这本书中,蝴蝶被画成了3个淘气可爱的小女孩,这种表现容易让幼儿感到亲切。 关于3位花姐姐的造型,我们和朱老师也磨合了几次。一开始收到草图后,我们看到人物形象化的花姐姐很欣赏,只是我们考虑到读者比较小,希望花姐姐们看起来能年轻点。朱老师也适当地做了一点改动,但我们还是感觉形象看起来年龄太大。朱成梁认为图画中花姐姐们的年龄不宜太小,年龄相仿不能突出她们的强势,所以才把她们画成大姐姐的模样。此外,3位花姐姐的年龄呈现阶梯状,其中白花姐姐年龄最小。虽然从文字上看,白花姐姐的回答和前面两位姐姐一样,但是从图画上可以看出年龄较小的白花姐姐并没有前面两位姐姐那么强势,这些细节丰富了图中的内涵,有待读者“读图”理解,细细品味。有了以上基于作品和读者的考虑,以及编辑和作者的沟通,这本书的“演员”形象得以顺利“定妆”。 关于色彩表现 虽然《三只蝴蝶》的读者是儿童,但不意味着儿童读物一定都要色彩鲜艳。英国华德福教育实践者马丁·洛森就曾经表示,过多鲜亮的颜色恰恰不利于儿童视觉的健康发展。松居直也曾经表示,图画书不是用来欣赏绘画的图书,不能被表面上的华美所诱惑,而忘记了插图的真正作用——是否表现了故事内容。所以,图画书的色彩选择更多地应从故事本身考虑。《三只蝴蝶》这个故事发生在暴雨天气里,画面灰暗完全合情合理。 朱成梁选择用水彩颜料为《三只蝴蝶》上色,用水彩表现“雨天”的氛围。于是,我们现在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朱老师用水迹渲染表现下雨湿润空气中的水汽弥漫,用水彩高级灰表现下雨时天气的阴沉灰暗,用大刷子在纸张上刷出下雨时酣畅淋漓的自然痕迹以及大雨倾泻而下的猛烈质感。翻开这本书,读者看到图画,会感到水汽迎面扑来,无论是主角造型还是背景环境,整本书水彩交融。我在编辑这本书的时候,也特意强化了这一点,修掉了图画中一些干扰读者视觉的铅笔线和杂质,就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注意到水彩在纸上渲染、弥散、交融、流淌的肌理,体现“水”的意味。而背景中“水”的意味营造得越充分,就越能表现故事中突如其来的大雨给三只蝴蝶造成的麻烦,越能体现三只蝴蝶想要避雨的急切心情。 有助于讲故事、适合读者、方式独特的方法就是好的表现手法,这本书无疑做到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