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和对仗是两个常见的我国传统的语文现象,二者有密切的联系,又有区别。 对偶是汉语的一种修辞方式。它是用两个字数相等、语义相关和结构相类的语句或语言单位并列起来,对称地表达相反、相对或相关的意思。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表现形式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对偶在文献中出现较早,先秦古诗文已有不少对偶句,比如,《易传·乾》中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老子》中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人们常举的例子。 对仗是对偶形式的进一步发展,语文运用时间上也晚于对偶,一般认为是魏晋后的骈文及至唐代形成的格律诗的语文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后来又相继为词曲创作和对联撰写所采用。对仗首先要求具备对偶所具有的特征。就是说,一要相对的语言形式应该类同,结构对称,如以单纯词对单纯词、合成词对合成词;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二要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三要词语的意义也要相同或相近,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相近,如同属天文、地理、器物、动物、植物、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语方可为对。除与对偶要求相同外,对仗还要求上下两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语音上平仄相对,而且上下两句同一位置上的词语形式上避免重复。我们可以说,一切对仗都是对偶,而只有讲究语音节奏和平仄格律的对偶才成为对仗。比如“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从语音上看,“下笔”二字是仄声,“千言”二字是平声;“离题”二字平声,“万里”二字仄声。仄仄平平与平平仄仄相对。从词性、语义、句法上看,下、离都是动词,千、万都是数词,笔、题、言、里都是名词。千言、万里分别形容文字多与距离大。两句相同位置上的词语也是相互对应的。再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前后两个分句也是对仗的。语音上,“空谈”二字都是平声,“误国”二字仄声,“实干”二字仄声,“兴邦”二字平声。在词性、词义上相应位置的词也是相对的。律诗中处于颔联、颈联的句子也是很讲究对仗的。例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等等都是对仗句。在词曲、骈文、联句,特别是楹联、对子中都很讲究运用对仗,对仗充分表现出语言文字具有的整饬美、对比美和节奏感、音乐美。 对仗在六朝至唐宋的骈文中,对上下句中的虚字重复并不避忌,而在格律诗中,避免雷同就较为严格了。初唐诗人王勃,写下了传世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其中的对仗句十分精彩。现抄录文中的一段于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请,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伍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一段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尤为令人称道。从这段文章中,不难看到“于、之、而”等虚词在对仗的上下句相同位置上重复使用的现象。但在格律诗中,到了中唐格律诗走向成熟以后,诗中对仗句就很少有这类上下句相同位置上重复用同一个字的情况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