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等/许”是中古新兴的等比标记,大量用例来自汉译佛经,然而以往局限于中土汉语文献的研究并不能完整揭示其来源。本文结合汉译佛经中的丰富实例,借助现有的梵汉对勘材料,初步证明,汉译佛经的框式等比标记“如……等/许”是前置词“如”和后置词“等/许”在仿译原文同型等比结构的基础上,临时搭配而成的句法格式;译经还在仿译原文等比结构的基础上仿译原文构词,促使等比标记进一步向词内成分虚化,成为构词语素。 关键词:框式等比标记;梵汉对勘;仿译 一 不同于上古汉语加在形容词或副词之上、表达样态的“如/若……然”结构,中古新兴的框式结构“如……等/许”引进名词作为平比基准,表示数量相同或形状相近。大量用例来自汉译佛经,如: 復有萬婆羅門,皆如編髮等。(三國吳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14/519b)| 如六十億江河沙等菩薩大士。(《正法華經》9/110b)| 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妙法蓮華經》9/35b)| 見向一蟲,大如狗許。(姚秦鳩摩羅什等譯《禪祕要法經》15/247a)| 有一寶柱,如毫毛許。(姚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23/442a) 此类等比结构在同期的中土文献里尚不多见,只有《齐民要术》中出现6例,并且都是“如+NP+许”格式。如 : 浥浥时作团,大如梨许。| 各如鸡子黄许大。| 栽后二年,慎勿采、沐,大如臂许,正月中移之。 以往的研究曾经讨论过其中“许”的来源。吴福祥(1996)认为它从指示代词“许”虚化而来;冯春田(2000)认为也有可能直接来源于处所名词;龙国富(2004)取折中观点,认为“许”先从处所名词发展为指示词,再语法化为等同助词,指出触发“许”由指示代词虚化为等同助词的句法环境是,唐代以后,“许”与“如”组合形成大量“如许”指示词,造成了“许”的意义转化,当“如许”中间插入名词后,“许”便完全脱离与指示代词的关系,表示等同。 我们赞成“许”由处所名词到指示词、再到等同助词的语法化过程,但对“许”由指示词“如许”中间插入名词后虚化成等同助词的说法则难以认同。原因在于:一,既然指示词“如许”唐代以后才大量出现,为什么魏晋时期就有中间插入名词的“如+NP+许”结构了呢?二,既然“如许”已经成为表达“如此、这么”意义的指示词,怎么还能中间再插进名词,离合成“如+NP+许”结构呢?显然这样一条从词到短语的语法化路径尚缺少可信的机制和动因,时代先后也有问题,恐难成立。况且大量用例都出自中古译经,所以我们有必要结合汉译佛经中的丰富实例,利用现有的对勘材料,重新考虑“如……等/许”等比结构的来历。 二 首先,汉译佛经除了用框式结构“如……等/许”表示等同外,还有前置词“如”或后置词“等/许”单独用作等比标记的例子。如: 見佛如恒沙(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3/718c)| 其所散華如須彌山(《妙法蓮華經》9/23b)| 坐千葉蓮華大如車輪(《妙法蓮華經》9/35a) 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妙法蓮華經》9/30a)| 處處安置臂許燈明(隋闍那崛多譯《佛本行集經》3/817a)| 一切大地,無有針許非我身骨(元魏吉迦夜共曇曜譯《雜寶藏經》4/481b) 框式结构“如……等/许”可以看作前置词“如”和后置词“等/许”临时搭配形成的句法现象,并且具有形式完整、表义更加具体周密的优势,“如……等”侧重表达数量相等,“如……许”侧重表达外形相近。 其次,梵汉对勘的证据显示,由前置词“如”或后置词“等/许”单独标记的等比结构明显带有仿译原文同型格式的倾向。如《法华经》 中: 1) devā manuṣyā yatha gaṅga-vālikā(《授記品第六》) 护:諸天人民如江河沙。 什:諸天人民数如恒沙。 前置词“如”刚好对应原文中表达“相似、如同”意义的不变词“yathā”。 2) gaṅgā-nadī-vāluka-upamās tri-sāhasra-mahā-sāhasra-loka-dhātavas(《五百弟子受記品第八》) 护:江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 什: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 后置词“等”对应原文复合词尾部的“-upama”,它的词义为“相等、如量”。梵文中,与“-upama”意思相近的词还有“-sama”和“-mātra”,同样可以出现在复合词的尾部,整个复合词表达“跟……一样”的意思。 有时,佛经翻译中还会出现交叉对应的情况,即用前置词“如”对译原文复合词尾部的“-sama/-upama/-mātra”等,用后置词“等”对译原文的不变词“yathā”。如: 3) daśa-loka-dhātu-parama-aṇu-rajaḥ-samān tathāgatān arhatas samyak-saṃbuddhān (《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护:如十世界塵數如來。 什:十世界微塵等數諸佛如來。 竺法护用前置词“如”对应复合词尾部的“-sama”,呈现交叉对应。鸠摩罗什则直接模仿原文,译成后置词“等”。 4) gaṅgā yathā vāluka aprameyā sahasra-ṣaṣṭiṃ(《化城喻品第七》) 护:於江河沙,不可稱限,億百千數。 什:有六百萬億,恒河沙等眾。 竺法护直接仿译原文,用介词短语对应原文由不变词“yathā”引介的等比结构。鸠摩罗什则用后置词“等”翻译原文的不变词“yathā”,呈现交叉对应。 5) taiḥ Sumeru-mātraiḥ puṣpa-puṭais(《化城喻品第七》) 护:手執大華如須彌山。 什:所散之華如須彌山。 两位译者都用前置词“如”翻译原文复合词尾部的“-mātra”,呈现交叉对应。 在交叉对应的基础上,形式完整、表义周密的框式结构“如……等/许”自然更能得到译者青睐,作为译经常用的等比标记,翻译原文的等比结构。 《法华经》异译对比显示,比起早出的竺法护译本,鸠摩罗什更善于使用框式等比标记,翻译原文的等比结构。如: 6) sattvās yatha gaṅga-vālikās(《授學無學人記品第九》) 护:又此眾生如江河沙。 什:如恒河沙等無數諸眾生。 鸠摩罗什用框式等比标记“如……等”对译原文中表示等同的不变词“yathā”。 7) nāsti kaścid antaśaḥ sarṣapa-mātro ’pi pṛthivī-pradeśo yatrānena śarīraṃ na nikṣiptaṃ sattvahita-hetoḥ(《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护:(無)。 什:無有如芥子許非是菩薩捨身命處。 鸠摩罗什用框式等比标记“如……許”对译原文中位于复合词尾部、表示等同的“-mātra”。 据此推测,译经中表示等同的“等/许”基本上是在仿译原文同型等比结构的过程中发展为后置等比标记的,进而与前置词“如”相搭配,形成框式等比标记“如……等/许”。 三 汉译佛经不仅模仿原文构式,还模仿原文构词,促使等比标记进一步向词内成分虚化,成为构词语素,这也符合由短语词汇化成词的一般规律。 首先,前置词“如”向词内成分虚化,形成大批专门做状语的“如-”类复合词,直接对应原文yathā加中性单数名词构成的不变状复合词(也叫做副词性复合词,Avyayībhāva)。如: 8) 什:如實知之 < yathā-bhūtaṃ prajānāmi(《藥草喻品第五》) 9) 什:如其種性具足蒙潤 < vāriṇā saṃtarpayati yathā-balaṃ yathā-viṣayam yathā-sthāmaṃ(《藥草喻品第五》) 《波你尼经》曾特别说明:虽然梵语的不变词yathā可以表达恰如其分、重复、于词义无逾越及相似等四层涵义,但在复合词中却不能表达“相似”的意义(段晴 2001:427-428)。因而与之对应的汉译“如”也只有“依据、按照”的意思,相当于介词,整个“如+名词”组合表达行事或变化的依据。荻原云来编《梵和大辞典》中收录了更多实例,如: 如理 < yathārtham“按照道理地、适当地”| 如法 < yathā-dharmam“依据法则地、适当地”| 如应 < yathā-yogam “相应地、适当地” | 如数 < yathā-saṃkhyam “按照数目地”| 如次 < yathā-kramam “按照顺序地”| 如力 < yathā-balam“依据能力地”| 如言 < yathā-śabdam “按照所说地” | 如声 < yathā-ruta “依据所说地” | 如见 < yathā-dṛṣṭam “依据所见地”| 如旧 < yathā-sthāna “按照原有地、照旧地” | 如本 < yathā-pūrvam “按照本来地、照旧地” 等等。译经中的“如+名词”组合多为双音节形式,符合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趋势,因此很容易取得副词资格,专门充当状语。并且作为一种能产的词法模式 ——介宾式复合词,已经融入后世汉语的词汇系统,如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如实(反映)、如法(炮制)、如数(退还)、如期(完成)、如约(前往)、……”。 然而在佛经翻译之前,古汉语中“如+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并不具备成词能力,主要表现在:一、介词“如”的结合能力有限,构成的双音组合屈指可数,只有“如约”、“如志”、“如期”、“如法”、“如数”、“如实”、 “如律”、“如令”、“如礼”、“如仪”等几个形式;二、“如+名词”组合的句法位置自由,可以充当谓语、补语、状语等多种句法成分,如: 唯所納之,無不如志。(《左傳•僖公15年》) 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乃尊懷王為義帝。(《史記•項羽本紀》) 以上用作谓语。 因是而知之,故生間可使如期。(《孫子兵法•用間》) 長當棄市,臣請論如法。(《史記•淮南衡山列傳》) 以上用作补语。 大射、燕射,共弓矢如數並夾。(《周禮•夏官•司弓矢》) 如實論之,虛妄言也。(《論衡•奇怪》) 以上用作状语。 可见,汉语本有的“如+名词”组合短语性质明显,缺少词汇化为副词的有效机制和强大动力。然而作为后世汉语中现实存在的词法模式,“如+名词”能够成功转型为介宾式复合词,汉译佛经对原文不变状复合词的大量仿译可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与前置词“如”类似,后置词“等”也表现出向前黏附、成为构词语素的倾向。如: 10) 护:大君主 | 什:王等 < rāja-mātras(《信解品第四》) 11) 护:王太子 | 什:王等 < rāja-mātras(《信解品第四》) 《法华经》原文中,以-mātra收尾的格限定复合词(依主释,tat-puruṣa)rāja-mātras出现两次,字面直译是“与国王相等之人”,实际上指一种称谓,竺法护意译作“大君主”和“王太子”,鸠摩罗什则仿译原文构词,将一贯对译-mātra的后置等比标记“等”直接代入“王等”双音组合,词汇化为构词语素,与“王”凝固成专表称谓的不可数名词。其他译经中也有用例,如: 諸王、王等、群臣、宰相。(元魏般若流支譯《金色王經》3/388a)| 自於大臣王等眾中。(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11/11c)| 自恣時,王若王等,諸比丘邊坐欲聽法。(姚秦弗若多羅共羅什譯《十誦律》23/171a) 但是“王等”一词基本仅限于汉译佛经中使用,可视为译经语言的特殊词汇。 综上所述,汉译佛经从仿译原文同型等比结构到仿译构词,原文的影响步步渗透、层层深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甚至引导了汉语语法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段晴. 波你尼语法入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董秀芳. 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 冯春田. 近代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 龙国富. 姚秦译经助词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吴福祥. 敦煌变文语法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1996. [6] 荻原云来编(U.Wogihara). 梵和大辞典(Sanskrit-Japanese Dictionary)[M],东京:1978[1940-74]. 作者:姜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