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综述 >

蔡昉:中国改革,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http://www.newdu.com 2017-10-10 新京报 邓玲玲 参加讨论

    
    
    作者:蔡昉 版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年11月
    【公开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是国内最早预言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学者,其研究领域包括“三农”问题、就业与劳动力流动、经济改革和发展等。在新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中,蔡昉就刘易斯转折点到来后,中国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红利的消失,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和措施。上周,蔡昉在中国人民大学就本书做了一场讲座,就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做了概略性的讲述。本报摘录精编了讲座中的部分内容,借此呈现蔡昉教授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新成果。
    蔡昉将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分为四部曲,分别是增长减速、经济停滞、社会问题、体制固化。在第一步增长减速过程中,蔡昉讲述了人口红利消失导致的减速。
    “2010年我们做了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人口已经增长到它的峰值,2010年之后劳动力的基础是负增长,第一年负增长减了一点点我们没有注意;第二年一下减了345万,国家统计局局长在记者会上公布了这个结果,和这个相应的就是人口抚养比,过去一直在下降的人口抚养比开始上升。所以,劳动人口年龄从正到负,人口抚养比是从负到正,是根本性、决定性的转折。因此,人口红利严格来说开始消失。”
    第二步,是把自然的经济减速变成经济停滞。
    “强需求是有很强的需求拉动因素,我们叫‘三驾马车’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外需,过去很多年我们也很强劲,在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复苏乏力,又迅速地把我们的外需变成负的,会把我们的需求变弱。强供给、弱供给、强需求、弱需求结合起来可能会产生四种组合,就是四种宏观经济情景。”
    第三步,经济停滞由此引发社会问题。
    “在一定发展阶段上,高速经济增长,即使你是分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过程,但蛋糕逐年扩大,以9%-10%的速度扩大这个蛋糕,因此有人拿到较大的份额,有人拿到较小的份额,但很难做到人们都是获益的。如果经济减速,减到了7%,你又不愿意接受,犯了很多经济形势判断的错误,使它一下降到了3%或更低水平,那就意味着蛋糕不再做大,当蛋糕不再做大的时候人们所有的努力都变成了寻租,尝试着重新分这个蛋糕。这样有的人谈判能力强,有权势,有影响力就得到更大的份额,而另一部分人得不到份额,就是绝对的恶化。”
    第四步,体制固化。
    “社会问题出现了,收入不均等,为什么不均等?因为有影响力的收入群体占有了社会资源更多的份额,占有蛋糕更大一块,很显然他们的影响力还在发挥。因此,他们接近于把体制固化,保护他们的既得利益,政府善良的愿望也很难起到作用,因为这时候你实现不了经济增长,蛋糕就是固定的,因此,你无论对老百姓做出多少承诺也只是口头的承诺,是不能兑现的。”
    最后,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通过改革获得制度红利,为什么我们不说改革,我们不是为改革而改革,而是要通过改革保持中国的可持续增长,尽管我们不一定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要可持续性。制度红利就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潜在增长率,我们就不需要犯拉动需求的错误。”
    “同时,我们要从第一次分配领域,再分配领域一块努力来缩小收入差距,尽管我们还没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中国中等收入差距在国际比较来说也算是比较高的,这时候应该着手解决这样的问题,在经济增长速度还可以的时候不解决这个问题,那潜在经济增长率越来越低的时候就更难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整编/新京报记者 邓玲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