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一个自由的漂泊灵魂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张丽军 参加讨论

    吴义勤与王素霞博士的《我心彷徨——徐訏传》是一本富有浓郁诗意和哲理情思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家传记。吴义勤先生早在出版第一本学术著作《漂泊的都市之魂——徐訏论》时,就已经产生了撰写“徐訏传”的打算,并在资料搜集、人物采访等方面做了大量准备。此后历经十多年的积淀与沉思,吴义勤运用童年学、文化地理学和生命哲学等各种研究方法,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位集作家、诗人与编辑三位于一体的神秘作家进行细读式探寻,终于完成了这本国内资料最为齐全、作品评析精准恰当、作家生命精神意志突显的《我心彷徨——徐訏传》。
    正如徐訏在《谈旅游》所言,人的“精神生命则正是所碰见的人物,所阅读的书籍以及所游历的种种之所成”。徐訏的话语为解析他的“精神生命的形成”提供了诸多途径。精神分析学认为,童年体验构成了一个人日后生命情感的内核。吴义勤以其对徐訏的“精神生命”深刻理解,从一开始就揭示了徐訏童年生活与他后来文学创作之间的内在隐秘关联:“克星”、父母离异、5岁开始的“寄宿”生活,过早把徐訏从“家庭之爱”中抛离出来,“正是徐訏孤独、内敛性格的源头”,导致他“很早就有了一种人生无常的宿命感以及感伤和悲凉的情怀,这种气息一直弥漫在他的人生和后来的文学创作之中”。因此,吴义勤在对徐訏童年岁月的勾勒中,就没有停留在一般传记意义的简单描述中,而是凭借对资料的全面占有、熟稔运用和对徐訏生命情感的深刻体验,生动描绘出了一个十岁孩童在秋夜读欧阳修《秋声赋》所达到的物我两忘、古今相通、主客相融同悲秋的共鸣境界。
    吴义勤认为,“徐訏既尝试着用各种方式去探索人心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也尝试着伸展内在的心灵去捕捉每一种满足和喜悦”的时空观念,就是柏格森时间生命观的延伸。这为徐訏小说中的神秘诡异的鬼世界提供了想象的多种可能性,并以此延展与连缀出一个个奇诡多变的文学世界。
    吴义勤的《徐訏传》不仅揭示了这位小说作家的“孤独精神生命”的构成,还为我们展现了徐訏先生集作家、编辑、诗人三位于一体,融文学、心理学、哲学于一身的艺术人生,为我们展现了徐訏内在的炙热的情感世界。正在文学作品的编辑中,徐訏顺利进入了文坛,并结交了一些重要作家,收获了珍贵的友情,拓展的文学思想观念。徐訏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并不深厚,大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情谊。先是徐訏约稿遭拒,继而是鲁迅突然来信荐文,后来是徐訏结婚请求鲁迅墨宝并得到。多年后,徐訏撰文比较客观评价鲁迅,认为鲁迅先生既有文学天才与文学修养,“天才的性格有偏僻之缺点,鲁迅自亦难免份”。可贵的是,60年代徐訏在逃亡到香港、被冠以“反共作家”身份之际,当苏雪林在台湾大骂鲁迅时,还曾经为鲁迅辩护,“鲁迅不是我的偶像,我也不赞同他的思想;但他是我敬佩的作家”。“徐訏这种‘说真话’的性格与勇气,使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对于徐訏来说,对自我的忠诚、对个性和真理的捍卫、对自由民主的信仰比文坛的认同观念更为重要。”作为编辑,徐訏与朱光潜的书信往来也是一段文坛佳话。朱光潜提出文章“最上乘的是自言自语,其次是想一个人说话,再其次是想许多人说话”,同时认为“一个有势力的文学刊物比一个大学的影响还要更广大,更深长……你们编辑实在负有一种极大的责任”。这些话语在今天依然有着振聋发聩的醒悟价值。徐訏读完信后深为感动,深夜写了一篇6000多字的长信回复。吴义勤精选徐訏与鲁迅先生、朱光潜先生交往为例,精彩点明了徐訏的独立自主人格和珍视友情、文人相善的品格。(《我心彷徨——徐訏传》吴义勤、王素霞/著,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1月版)
    

    原载:《文学报》2007-08-2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