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何其芳批本〈红楼梦〉三种》序节选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胡文彬 参加讨论

    在中国小说史上,评点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批评样式。从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开始,这种小说批评样式,经过千余年的延续,至今仍为文人学者们所青睐。当代的红学家、小说家、评论家们,都饶有兴味地运用这种样式,发表他们对一些古典小说名著的心得。
    《红楼梦》的评点几乎是与《红楼梦》的诞生与流传同步的。它由脂砚斋、畸笏叟二人发其端,附之者尚有松斋、梅溪、鉴堂、立松轩诸人。这些人的评点是以早期抄本《石头记》为底本,被研究者统称为“脂评本”。自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高鹗摆印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问世后,又出现张汝执、王希廉、张新之、姚燮、哈斯宝等一批学人在程刻本上评点,形成与脂评相类似又有区别的新评点本子。何其芳为《红楼梦》作批,则是新中国学人评点《红楼梦》的首开其端。
    《红楼梦》评点,不仅评点者身份地位不同(有政治家、文人学者,也有藏书家),而且形式也各有特色,常常是读文生情,情至文生,随手拈来,点染于天头地角,融考证、鉴赏、圈点于一体。从评点内容来看,涉及作者家世生平、成书经过、故事结构、人物刻画、语言艺术、典章制度、民俗风情,乃至小说时间、年龄差异,文字读音释义等诸多方面。因此,《红楼梦》评点已非单一的小说批评,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个体存在着。
    近代读书者、研究者继续沿用着这种“评点”的形式和方法。曾有报导称毛泽东读《红楼梦》写下了大量的批语,十分珍贵,惜乎大部分批语在“文化大革命”中散佚了,至今还在呼吁人们寻找这份珍贵的遗产。已故著名红学家吴世昌先生在世时读《红楼梦》也曾在原书的天头地角写下了大量的批语,我有幸亲自阅读过这些批语。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读书人在阅读的某本书上圈点、写评语,发表自己一时的感想。这些都说明“评点”这种形式和方法是可用的,我们今天还在用。我相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意蕴与形式独特的评点,仍然值得我们珍惜和继承发扬。
    正因心存此念,数十年来我对各种类型的《红楼梦》评点本都十分关注,并身体力行,广为搜罗。在山东蓬莱举办2009年国际红学研讨会期间,我有幸读到白山出版社董志新总编辑提交给大会的《何其芳〈红楼梦〉批语的发现及其价值》论文,心情格外激动。那一天夜里,我在灯下细心地拜读了全文,有些重要的段落反复读了两遍以上,学用“评点”的形式在论文的空白处作了十余条批注。记得大会结束的那一天,我在《开拓创新 再创辉煌》的“闭幕感言”中说了下面一段话:
    在国内学者方面,许多论文和发言令我耳目一新。..第一篇是白山出版社总编辑董志新先生提交的《何其芳〈红楼梦〉批语的发现及其价值》一文,是本次大会收到的众多论文中一个大亮点。..我想在此强调一点,即何先生“批注”《红楼梦》的时间是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至一九五六年六月,这个时间里我们的学术文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大家了然于胸。如果我们将何先生的全部“批注”进行全面研究分析之后,大家对何先生的红学观点形成和那个特殊背景下心路历程会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段话之后,我还特别强调道:
    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对于当代红学史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何先生“批注”的发现,还启发我们应该关注当代红学史料的搜集和研究,在座诸位责无旁贷。
    事实上,由于时间的原因,私意只是提醒与会学人能够关注董志新先生论文提供的信息和对何先生批语学术价值的深透中肯的评价,以期引起积极的回应和讨论。至于我个人的“感言”不过是略陈管见而已。
    现在,经董志新先生亲手整理、近六千页的《何其芳批本〈红楼梦〉三种》精装影印本即将由线装书局付梓面世。我深信此书的出版一定会给广大读者带来欣喜。同时,我毫不怀疑文本中那千余条、约五六万字的珍贵批语,将使真正会心的读者和研究者体会出其中三昧,并由此推进《红楼梦》的深层阅览和红学的深入发展!
    (《何其芳批本〈红楼梦〉三种》(全16册),线装书局2011年1月出版,定价8 000.00元)
    原载:古籍新书报2011年3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