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世俗、欲望、商业化的“张爱玲热”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新京报 参加讨论

    李安欲拍《色·戒》再度引发张爱玲话题,学者透视“张爱玲热”与影视改编现象
    ◎沙龙人物
    林奕华:香港戏剧导演,曾执导︽张爱玲,请留言︾、︽半生缘︾等多部作品。
    陈山: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温儒敏: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张爱玲的作品在内地风行一时,而张爱玲的多部作品如《半生缘》、《金锁记》、《倾城之恋》等一再被改编为影视剧及话剧。近几年,关于张爱玲文学的讨论及研究尚未尘埃落定,影视及话剧的改编又一再掀起高潮。近日,著名导演李安要将张爱玲的短篇小说《色·戒》搬上银幕,又一次引发了对《色·戒》及张爱玲影视改编现象的关注和讨论。本报采访了几位文学和影视专家,他们肯定了李安对《色·戒》的选择,同时对“张爱玲热”作出了不同的解读。
    “张爱玲热”在内地持续高烧但有文化隔阂,在民间影响并不大。温儒敏甚至认为“张爱玲热”反映了社会心理的不正常状态。
    
     张爱玲在香港曾亲手编剧过多部电影,这是1957年上映的《情场如战场》。
    
     1984年许鞍华执导、周润发主演的《倾城之恋》,被当时的评论界认为是一部不太成功的改编作品。
    
     《色·戒》原型人物郑苹如1937年7月登上了影响颇大的《良友画报》封面。
    
    《色·戒》是短篇中最适合拍电影的
    ●张爱玲的作品可以变成像莎士比亚式的张爱玲剧团。
    ●因为可以非常集中地去处理戏中人物的关系和各自的心理活动。
    新京报:李安要拍张爱玲的《色·戒》。张爱玲小说吸引李安的原因在哪?
    林奕华:其实我也动过《色·戒》的念头。这个小说与张爱玲其他小说有明显不同,它的情调很不一样,所以我一直都没敢动它。虽然我也跟很多演员说过,张爱玲的作品可以变成像莎士比亚式的张爱玲剧团。你们可以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学习她在三四十年代的创作。
    后来听到李安说要拍,我就觉得他选对了。
    因此虽然《色·戒》是短篇小说,但女主角的心境和环境是非常密切的。表面上是纹丝不动,但其复杂性和戏剧味道的浓度一点都不亚于张爱玲写的长篇。
    《色·戒》在张的短篇小说中是最合适改编成电影的。
    因为可以非常集中地去处理戏中人物的关系和各自的心理活动。大家都知道戏中有一对立的关系,就是一个汉奸和革命党学生。问题是,它与其他同背景创作的小说不一样的是,它特别写到,这两个对立角色之间怎么去看彼此的关系,尽管他们在表面上没有很明显的关系。可以这样说,他们另一个身份是猎物和猎人,这种关系又可倒过来。其实被诱惑的人也是个猎人。因为到后来他是个胜利者。这是用另一种方法呈现出的两者之间的权利关系。
    李安拍张氏电影肯定没问题
    ●他从小受的文化教育成分当中就有张爱玲的成分在里面。
    ●我相信李安都会表现得非常有快感。
    新京报:李安会给《色·戒》带来怎样的风格?我们能不能做个猜想?
    陈山:李安拍张氏电影肯定没问题。我对李安一直有信心。他毕竟在台湾,张爱玲对台湾的影响非常大。你细读琼瑶以后的言情女作家,她们都有张爱玲的影子在里头。李安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精英,他从小受的文化教育成分当中就有张爱玲的成分在里面。我估计他会拍好。李安的风格就是家庭伦理的风格比较多一些。
    林奕华:关于改编小说,李安有一个很聪明的取向。他情愿用一些时间来铺排小说里的细节。而不是说就要按照长篇小说中大刀阔斧地将其改动。这就帮助观众去看小说中人物的心境变化。
    李安是现在华人导演里讲故事讲得最动听的。而且我就觉得我对这个电影有个希望。李安对女性的立场或心境都有一些关怀。其实他有很多电影包括在《饮食男女》、《卧虎藏龙》中都有一些勇敢的女性在里面。
    李安去拍的话会有很多特写。我这个特写是个比喻,并不是说每个镜头都是特写,而是说他会比较近距离的,而且可以达到从放大镜看到毛孔的效果。我一看到李安要拍,就觉得一个很戏剧的导演找到了一个很戏剧的题材。
    我会蛮期待去看他是怎么处理演员的,我觉得这个戏里的演员很重要。就是眉毛怎么动一动啊都是很有戏剧性的。
    对环境的甚至是很微细的东西的处理,比如说拿起一张麻将牌,怎么看一眼,再打出去。我相信李安都会表现得非常有快感。这是非常有戏剧性的。
    改编好作品乏善可陈
    ●张爱玲小说和电影似乎有一种亲缘关系。
    ●张爱玲的东西需要深度扮演。
    新京报:张爱玲的许多小说被搬上了银幕,而且导演不断地开拓一些新的视角。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张爱玲剧备受青睐?改编情况如何?
    温儒敏:张爱玲的小说情节大都比较传奇,有故事性,注重心理探究,也就是“有戏”,适合改编成电影。事实上张爱玲的写作生涯开始于为上海的西文报纸撰写剧评影评,后来自己也曾编写电影剧本。
    张爱玲小说和电影似乎有一种亲缘关系,也许这是她始终甚得电影编导青睐的原因吧。
    陈山:张爱玲写得最好的是《金锁记》。这不是我的评价,而是夏志清评的。然而,电视剧改编得好的却不多。我最喜欢的是解放前改编的《不了情》和《太太万岁》,那真是深得张爱玲的精髓。后来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半生缘》我也喜欢。许鞍华的《半生缘》我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林奕华:比较可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人拿到她的小说来改编会留有一些遗憾。因为张爱玲还不是金庸,金庸剧所有的情节搬演就有效果。没有经过诠释的话,张爱玲的作品被搬上电视、还是会让我们觉得可惜。那样的张剧会只有一个形状,而没有神趣。
    张爱玲作品表面上很流行,但它其实是真正的文学,不是流行小说。流行小说你怎么拍都行,流行就是很多东西就很表面,张爱玲的东西需要深度扮演。她有一种深度也有一种前瞻性。
    “病态”?小资?虚荣?
    ●“张爱玲热”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不是光一个“小资”就可以归纳,可以拿来形容她的。
    温儒敏:“张爱玲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到今持续“高烧”不退,现在电影编导还那么热衷于改编张爱玲,主要还是因为有票房需求。从深一层次看,“张爱玲热”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当人们告别了所谓“宏大叙事”,回归日常与世俗生活,当拜金主义和物欲膨胀日益挤压着人性,张爱玲那种既热衷于世俗人生又对人生惘惘的威胁感到无助的体验,就颇能赢得一些读者的共鸣。不过,不应当忘记,张爱玲的艺术世界本来衍发于她那对社会人生的病态的体验,她是以病态的怀疑的目光发现并表现“时代沉落中”的“人的生存状态”的。
    文坛有张爱玲自然色彩更加斑斓,而且张爱玲作品改编电影也无可厚非,但以读者反应理论来观察,像张爱玲这样带有病态的、“看破红尘”
    的作家居然能长时间赢得众多读者的迷醉,对我们的社会心理是否也要有所反思?
    林奕华:张爱玲的剧本,是怎么演都会让观众有感觉的。这也是经常提到的张爱玲小说中具有小资情调的问题。
    小资也是很时髦的东西。
    小资是对情感、对生活都有一种自己的执着,都有个人的一种个人主义性的东西。这随着每个人的消费能力而有所增强,从而凸显个人。对有些人来讲,思想不够高层次,但其实也是一种敢于表达对生活的诉求,或者争取自己在感情上的自足。这种东西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很容易就被找到,可以借题发挥的空间。张爱玲是非常具有批判性的,她的批判自觉性非常高,不是光一个“小资”就可以归纳,可以拿来形容她的。
    我常常说虚荣的部分,你看张爱玲的作品包括她的人生,她从来不讳言自己是个虚荣的人,也非常爱物质,官能上面的享受。我今天还在猜,虚荣是不是憎恨自己的补偿。虚荣是你要将自己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美好的一面被放大,有优越感,产生愉悦的感觉。首先它反映的是自己的不足。
    陈山:张爱玲的小说非常现代。她的根非常深。既很现代又有传统。她找到了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点。这是中国走向市场值得研究的个案。她的文化路子走对了,是具有适合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路子,具有未来性。
    张爱玲文化修养很高,却能将通俗小说结合得非常好。
    她找到了一个点。这对我们现在还是具有启示意义的。我们常常在说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分歧。其实我们不是要找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分,而是结合点。
    海外的“隔”与内地的“隔”
    ●有些汉学家谈论张爱玲显得有点“隔”。
    ●内地尽管80年代以后出现了张爱玲热,但内地有很长时间的隔阂。
    新京报:有人曾说“张爱玲在香港象征纯文学,在台湾成为经典偶像,其作品内涵却在文化生产、商品炒作中层层剥落,以至在内地成为流行文化符号”的,该做怎样的理解?
    温儒敏:海外的研究比较看重张爱玲对人性的剖析,这的确是张爱玲的拿手好戏。
    不过,在中国社会变革文化转型当中为何会出现张爱玲这种精神现象?汉学家是注意不够的。有些汉学家谈论张爱玲显得有点“隔”。她的《秧歌》写到土改的时候,完全就是凭空想象。
    林奕华:有很多人认为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去认识张爱玲的创作。但是张爱玲的创作并不是跟着一个主义走的,而是根据自己的观察,然后把他们进行想象。通过描写,让我们分享到她怎么看男人和女人。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虽然跟她隔了那么多的时代,但还是觉得很亲密。
    温儒敏:至于“张爱玲经过大众传播扩大到公共空间,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的说法,我曾经有一篇文章讨论过,其中也谈到应当注意张爱玲的缺陷。大致过程是这样,在80年代,先是文学史家“发掘”出张爱玲,给张爱玲重新定位并将其经典化。接下来,专家的意见被影视传媒吸收转化,张爱玲为广大读者观众了解。
    再进一步,文化商业通过商业机制选择并包装了张爱玲,张爱玲成为90年代最显目而成功的文化商品和符号。但需要注意,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张爱玲是一个根据商业原则被过滤了的张爱玲,其结果就是所谓的“张爱玲热”。
    对张爱玲持续“高烧”应当泼点冷水了。张爱玲在新文学里是很复杂的,她自有一套文化批判的眼光,其对人性批评的力度,是她创作最重要的价值。而经过商业化过滤包装的张爱玲,则更多地表现了其世俗化、欲望化、商业化的一面,迎合了世俗的小市民的某些消极颓唐的心理。
    陈山:内地尽管80年代以后出现了张爱玲热,但内地有很长时间的隔阂。经过几十年的空白这隔阂不光来自文化精英部分,包括第五代导演,对张爱玲没有感情上的联系,民众也是如此,尽管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张爱玲喜欢得不得了。张爱玲对中国的影响还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在知识阶层中,从民间来说影响并不是太大。一批第五代导演拍的老上海,以我老上海的视角来看,我觉得并不像。
    本报记者李健亚 实习生张力
    ■民间视角
    吴宏(学生)
    《色·戒》是不是太情节剧了,适合李安吗?会不会在电影中很类似《茉莉花开》啊?总之,觉得《色·戒》不是张爱玲小说中最典型的一个,觉得这样的本子,也许不适合李安。不知道改为影视作品,心理描写是否还可以这样精彩。也许《色·戒》吸引人的就是这种纸背后的含蓄,我不确认影视是否适合表达。
    90年代之后的“张爱玲热”其实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莎士比亚也被永远地谈论。很多原因都使得现代的人愿意在张的书中找到一种旧旧的怀念吧,但是其实这样的热似乎也不是很健康的,毕竟很多人忽视了她的学术研究和散文以及戏剧的成就吧。还是希望更多人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解读张爱玲的作品。
    盛芳(公司职员)
    大家现在学的张爱玲都是学她的上海情调,其实她的整个调子更像红楼。以前看张爱玲的小说是看故事,觉得她女人的内心曲折和故事发展写得好。现在觉得她的语言特色也很显著,就是写得很狠。
    她不是说自己的文字就是苍凉嘛,确实有那种猩红的苍凉的感觉。这个是很多作家怎么学也学不像的。
    改编的影视剧我看了一点黎明版的。但是一直不喜欢翻拍出来的电影。现在张爱玲剧改成电影后,还是照本宣科,觉得既没了张爱玲的味道更不知道导演的位置,很乏味。
    ■《色·戒》及史料钩沉
    《色·戒》小说描写了非职业特工王佳芝,暗杀汉奸易先生时因为感情用事,放走易先生后被杀害的过程。
    《色·戒》的故事原型是当时的中统间谍郑苹如。她是上海滩有名的美人,结识丁默村后,打算在皮货店下手,丁发现窗外情形不对,便夺门而出。郑心有不甘,再次相约,随即被关进了“76号”囚室。丁默村老婆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将郑转移并悄悄杀害,牺牲时年仅23岁。
    

    原载:《新京报》2006年7月13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