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有价值的个案研究——读《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

http://www.newdu.com 2017-10-30 中国文学网 安葵 参加讨论

     杜建华女士的《聊斋志异与川剧聊斋戏》是对于川剧中的聊斋题材戏的个案的研究,读完之后,我感到这一研究成果具有很重要的典型意义,这对当前的戏曲创作和戏曲研究的深入开展可以有很多启发。
     首先,是戏曲与文学的关系。要丰富戏曲剧目,提高戏曲的文学水平,必须解决好这一问题。戏曲史证明,戏曲与文学一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许多戏曲剧目改编自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文学底蕴为戏曲创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戏曲作家艺术家又必须在原著的基础上,突出戏曲的特点,发挥戏曲的优势,这样改编出的戏曲作品会比文学原著产生更大的艺术感染力。杜建华以丰富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杜建华的著作总结了川剧改编聊斋戏的许多重要经验。剧作家必须选择适于戏曲改编并能够发挥创造的文学作品。实践证明,那些川剧作者是聪明的。他们选取的那些聊斋故事中的人物为广大观众所容易理解或深深热爱,因此能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第二,文人创作与民间创作的关系。《聊斋志异》是蒲松龄吸取民间文学的素材创作出来的,其本身就体现了文人创作与民间文学的密切关系。而川剧的改编本又有文人的剧本和民间艺人的创作两种,在演出和传承中文人和民间艺人又不断互相吸收,因此使这些作品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事实证明,把文人创作与民间艺人的创作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都是不对的。民族戏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发展有其特殊性,这就是一方面不能脱离民间的肥沃土壤,保持其传统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应吸收文人参加,帮助它不断提高,使它适应时代的发展,从而得到顺利的传承。
     第三,戏曲的共同特点与剧种特点的关系。我国戏曲具有不同于话剧和外国戏剧的显著特点,而各个剧种又有其不同于其他剧种的显著特点。这是戏曲的生命力之所在。川剧聊斋戏之所以值得重视,在于它表现出了剧种的显著特点。所以尽管别的剧种也有聊斋戏,但不能互相取代。川剧把聊斋故事四川化了,而聊斋戏又丰富了川剧的剧目和舞台表演。今天的许多作品,明明是不同题材,不同剧种,却搞成了一个样子,应该对照聊斋戏做一下反思。
     前边讲的是这部著作所论述的历史经验对当前创作的启示意义;从戏曲研究本身看,我认为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也值得重视和提倡。杜建华多年来潜心研究川剧,而且多从个案研究入手。上世纪90年代她先后出版了《巴蜀目连戏剧文化概论》和《寻找新的文化坐标》,也都是从个案入手进行研究。为研究四川目连戏,她除了阅读大量的文字资料外,还用三年多的时间跑遍了川西,川北、川东、川南的主要区域,走访了五六十位演过目连的老艺人,作了十多万字的访问记录。为研究川剧聊斋戏,她同样阅读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将百余种川剧聊斋戏剧本与《聊斋志异》进行对照,并且走访了20多位演过聊斋戏的演员、编剧、导演、舞美制作人员等。这是她的著作能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根本原因,反过来也证明,要取得实在的学术成果就必须下真功夫。这种个案研究是偷不得懒也做不得假的。
    原载:《文艺报》2006年8月31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