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当下的青春校园,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电视剧似乎与那些青春涌动、激情张扬的莘莘学子已经渐行渐远。到底是电视剧冷淡了青春校园,还是青春校园冷淡了电视剧,恐怕也是一种“互动”的结果吧。不管怎样,电视剧题材聚焦的移置,无疑折射出一种文化的偏斜。青春校园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蓄积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筑基点,需要影视传媒给予充沛的阳光雨露,以产生积极的精神引领和文化滋润。在这方面,电视剧显然肩负着不可推卸的时代使命。 青春校园题材在电视百花园的相对冷淡,与校园文化本身的热烈,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照。和商业与武侠齐飞,婚姻共家庭一色的题材纠结相比,“千呼万唤难出来”的优秀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反而越显清新活泼,而且富于艺术的张力。 由热及冷的延伸态势 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曾经有过短暂的辉煌。1990年,由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应当说这是中国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一部校园青春剧。对于七十年代末或八十年代初出生的青年来说,《十六岁花季》的播出盛况可能还会历历在目,一时间,“吹着自在的口哨,开着自编的玩笑……”的主题歌响彻大街小巷、校园内外,它当之无愧是一部代表当时中学生活和青春旋律的标志性电视剧,而且也将永远定位在这一代人的青涩回忆之中。 或许任何一种题材的电视剧都难以逃脱“黄宗羲定律”的艺术之厄,由热到冷的变化似乎也是一种隐隐的必然。继《十六岁花季》掀开青春校园剧的序幕之后,也出现了像《多思年华》、《校园先锋》、《十七岁不哭》、《花季雨季》、《阳光雨季》、《其实不想走》等比较优秀的剧目,无论是描写中学校园还是大学校园,它们都尽其所能地用自己敏锐的艺术视角扫描极富时代气息的生活画面和青春变奏。甚至像《阳光地带》这部电视剧,敢于突破校园封闭的围墙,把镜头探视到整个社会大背景中,尽力捕捉生活的“原生态”。还有青春校园剧《十八岁天空》,奇思妙想地舶来了《GTO麻辣教师》和《野蛮女友》的时尚与另类元素,展示了多彩、靓丽和活力四射的青春校园。尽管如此,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像划过苍穹的流星,终究没有能够延续持久的辉煌,《十七岁不哭》、《十八岁天空》虽然与《十六岁花季》关注的年龄段只有“一两岁之差”,反响上却有千里之遥。 较长一段时间以来,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显得有些乏善可陈,校园青春剧已经难以跟《雍正王朝》、《中国式离婚》、《亮剑》、《喜耕田的故事》等为代表历史题材、婚姻家庭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和农村题材相抗衡,电视剧的青春校园叙事没有能够张扬起生命的力度,没有多少可看和没有多少人看,似乎成为了一种复调式的慨叹。 青春励志的生命因子 前不久,央视热播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虽然是革命历史题材,与我们校园生活的现实背景相距甚远,但是该剧给我们诠释了一种崭新的青春精神,即一个优秀的青年必须以天下为己任,自强自立,积极投身于报效国家、振兴民族的伟大洪流之中。优秀的校园青春剧应该从中汲取有益的文化营养,以青春励志为生命因子去激发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生命力度。 众所周知,青春的精神内涵,有着时代的、发展的整体定位,必须体现出理想信念的价值追求。然而,我们的不少学生正经历着从理性沉思到感性愉悦的趣味转向,缺乏文化的深度认同,对审美的认可往往止步于大众化、流行化的浅层文化平面上。他们对流行艺术的先锋标榜,却显示了绝对价值和终极意义的困乏。理查德·汉弥尔顿曾归结流行艺术的特征为“普及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为年轻人的、浮化的、性感的、欺骗性的、有魅力的、大企业式的”。一连串的形容词,揭示了流行艺术的存在状态,同样适合于所谓的时尚一派的青春偶像电视剧。毋庸置疑,流行化的青春偶像剧远离了文化的精英意识和价值维度,对于青春学子而言,则是剥离了青春励志的内在需求。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港台的一些校园题材影视剧的“整蛊”系列,像《整蛊王》、《整蛊专家》和《超级学校霸王》这些剧作,以制造恶作剧和所谓的学霸气派为主,其轻松、油滑、搞笑、癫狂,特别投合了那些追求叛逆与发泄的学生欣赏口味。还有港台的青春校园偶像系列,就拿一度引起收视风暴的《流星花园》来说,尽管时过境迁,但是对青春偶像的极度渲染可能还会让一些人记忆犹新。新潮时尚的生活,青春靓丽的面容,过度煽情的爱情和豪华考究的制作,成为穿透青春灵魂的一把利剑,俘虏了无数少男少女的躁动的心。这两种类型的校园题材影视剧目,虽然“卖点”不一,可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制造“快乐梦幻”,生产快餐文化,在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同时,留下了潜在的文化毒害,也对内地的青春校园电视剧制作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内地的一些导演颇有些唯港台片马首是瞻,乃至东施效颦的倾向,在寻求搞笑、耍弄酷态上费尽心思,在青春躁动的扭曲、异化与阴暗面上大做文章,极力为吸引眼球的“非常校园”张本。忽视青春励志的艺术使命,势必使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滑向了青春宣泄一路,缺乏理想性化构建,也窒息了青春校园剧的内在生机。一些校园生活题材的电视剧忽视题材的本位意义,漠视“寓教于乐”的文化职责,对校园文化的积极方面置若罔闻,把青春励志抛到九霄云外。 直面成长困惑,书写青春华章,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责无旁贷。优秀的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应该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为基点,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为突破点,以昂扬蓬勃的青春特质为美学亮点,深情呼唤真善美,坚决鞭挞假恶丑,用青春励志为青春学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导航。 荧屏复苏的热切呼唤 前不久,媒体刊发了一篇题为《三亿儿童热盼优秀电视剧 儿童电视剧路在何方》的署名文章,作者在其文中精辟地指出,“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儿童电视剧,意义不仅在于给孩子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快乐,同时也是一种基于精神和文化意义上的拯救与呵护。”由此也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在为儿童电视娱乐呼吁的同时,不要忘了那些在中学、大学的青春学子同样需要电视文化的精神给养。 当然,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复苏之路,在热切呼唤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一方面,电视娱乐对青春学生来说,远不及网络游戏刺激、火爆、有吸引力。尤其是电视剧这种文化娱乐消费,对于深受学业和课业负担的学生来说,需要长时段的时间投入,再加上老师和家长的禁令与劝导,兴趣的悄然淡化也是理所当然。另一方面,即使是关注电视娱乐的学生,他们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那些选秀、搞笑的娱乐风暴中,与电视剧的历时消费不同,他们注重寻求视觉奇观、感官快感,似乎电视剧这种文化消费模式虽然带有后工业社会的众多元素,却与后现代语境下青少年的快节奏、变动性和游离化的心里特征已经有些疏离。 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当下匮乏,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们的电视剧制作对青春学子的文化担当意识不强。而当下80后、90后出生的学生,大都从温室中成长起来,他们往往政治意识冷漠,社会意识淡化,自立意识不强,张扬的个性也只是放置于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他们的“新人化”教育引导,不能停留在苍白的说教上,而要寻求生动化的时代表达。呼唤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荧屏复苏,已经成为电视文化必须迫切解决的大众问题。 不可回避,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的热度回升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我们有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有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局面,只要我们的电视剧制作者能够真正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以传播文化、传承文明为己任,准确定位青春校园的生活动态,运用青春学子喜闻乐见的叙述样式和表现手法,在娱乐性、教育性和商业性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为青春学子创作一个寄托思绪、放飞梦想的荧屏世界,青春校园题材电视剧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而且将会走出一条富于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校园青春剧之路。 原载:《文汇报》2007/11/2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