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明”、“昆仑”、“倾城”、“鬼狼”、“北公爵无欢”这些字面意思明晰可辩而文化意义含胡混沌的诡异人名,以及梳着德川幕府时期大名、武士发式的所谓“元 老院” 的元老们,像预言麦克白斯必将弑君的女巫一样能够预言未来的“满神”等等怪异角色,使得陈凯歌的影片《无极》明显不同于张艺谋的武侠片——《英雄》明确依 托秦代历史自不待言,即便是有意淡化历史背景的《十面埋伏》,也固着于官府、帮会、捕头等等纯粹的本土文化符码,从而确保了影片的文化出身和文化表述的纯 正性。指出这一点意在说明《无极》因为杂陈中西文化符码而形成的拼贴式的表意风格。 尽管“拼贴”这一后现代的核心能指在二十年前便由杰姆逊带入中国,可是直到1990 年代中后期,它才在中国社会日趋迅猛的消费化过程中逐渐具备本土性的表意功能:“拼贴”意味着五方杂处的价值不再寻求统和于某种主导话语之下,任何精英主 义的知识主体以逻辑严密的意义体系建构世界的企图都将遭遇个体嬉皮笑脸地反对,对于生成于叙事的“同一” 的精神性追求,已经被消费欲望召唤的感性“杂多”所取代。世界日益以拼贴的方式呈现,并深刻地塑造着个体的感知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无极》正是这一宏 观话语实践展开过程中的一声鼓点:那些异质性的文化价值被摄影机不由分说地摄入同一叙事场域,众声喧哗,各行其是,任何致力于在影片叙事展开中概括单一主 题的现代式读解,都将被证明是白费力气,因为支撑这一努力的价值预设与影片自身的文化逻辑相隔未止千里。 因 此,影片片名的英译“承诺”必然是以偏概全,事实上,“倾城”对于“满神” 的承诺仅仅是作品无调式奏鸣的一个局部性长音。除此之外,大将军“光明”良善天性在经过俄狄浦斯王式的命运抗争后的觉醒,奴隶“昆仑”因为抗暴斗争地锻造 而理解自由的意义(“没有人天生是奴隶!” ),“无欢” 童年的阴影记忆导致了人性的异变,“鬼狼”展示了人性幽暗之处的卑怯自有其可以获得原谅的因由,以及“好好活下去”的呼唤对于生命的礼赞,只有感受渴望才 能在人生的行程中飞奔如电的理想主义陈述,命运不可抗拒的宿命式论调等等,所有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主题都具有同样宏大的声响,或者都只有联系特定生活样态 的局部意义,谁知道呢?不过对于影片而言,最关键的是它始终未曾企图将所有的主题统一起来并纳入一个环环相扣的意义结构,于是,影片的思想(如果仍然可以 称之为思想的话)便呈现出极度零散化的状态,它听任每一种价值滋生蔓延,它知道每一种价值都会引发观看个体特定的心理体验,但是它却不去探究这种体验的质 地,也绝对不会产生引导个体体验朝着特定方向发展的现代式意图。 主 题的零散化使影片无法(当然也无意于)建立总体上的深度模式,驳杂的现象世界之后并不隐藏着一个恒定不变的本质。可是从另一个角度考察,这恰恰又为影片视 像景观的营造提供了最为充分的自由,使之不必像现实主义影片那样必须忠实于作品展示的现实生活的原貌(例如第三代、第四代导演新时期创作对于中国现实景观 的再现);也不必像现代主义影片那样必须统摄于作品强大而单一的主题意旨(例如在1980年代陈凯歌所创作的《黄土地》中,苍凉浑厚的“黄土”始终是作品一以贯之的文化拷问意图的影像表达)。 于 是,我们在《无极》中看到了无视一切逻辑规定性的色彩铺张:马蹄形山谷无边的暗黄之中,大将军光明的将士们身着艳红的绸服和银光闪烁的铠甲;深宫幽绿的色 调反衬着无欢和鬼狼极端的黑白对比;一碧如洗的天空笼罩着无边葱绿的青纱帐,红衣的满神和白衣的光明恰恰处在蓝绿交际之间,等等。不同于《英雄》的蓝、红 主色调和《十面埋伏》绿、黑主色调对于影片主题意旨的渲染,《无极》五彩杂陈,莫衷一是,这恰恰又是影片内在意蕴繁复混杂的必然延伸:如同没有一种价值可 以凌驾于其他价值之上一样,没有一种色彩可以覆盖在其他色彩之上。同时,以艳丽色彩描绘的影像镜头就具有超越抽象意义表达,纯粹以物质性画面打动人心的力 量——光明大将军旋转流星锤屠杀蛮人的镜头因为从正上方俯拍,所以蛮人应锤而倒的景观就好像以光明为花蕊的巨大花朵在瞬息之间狂放地绽开。昆仑营救倾城 时,居然用一根绳索像放风筝一样使倾城骄美的身躯升上天际,而他自己则在地面策马狂奔,等等。绝美的画面不再是表意的手段,它们拼装在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 框架中,突破一切意义、真实性的限制,纯粹作用于消费时代个体早已碎片化的感官,并成为影片陈述的真正重心。 如 果考虑到庄子“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价值相对论与后现代主义倡导异质性的理论主张的暗合,那么,以“无极”这一道家概念为影片命名倒真是歪打正着地 描画了作品的内在肌理。“无极”意味着祛除单一的价值判断标准后对于一切意义的承认与表述,它就是异质性价值无限拼贴的场所,正如满神所说:“无极中有 你,也有我,无极中有一切人的生死。”当然,每一个人都可以被转化为一段绚丽的影像,为寻求震惊体验的观赏者提供足可令人窒息的美感震惊。 作者简介:安徽省委党校科文部副教授、文学博士 原载:《文艺报》2006年1月14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