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书商朋友吃饭,她说对十二岁到十八岁的人,要讲他们看得懂的故事,对再往上的,要讲他们看不懂的故事,对再再往上的,就不要写故事给他们看了,而是,把经管类图书卖给他们。 如果必须要给“再再往上”的那一群人讲故事,那该怎么办。 那就讲点励志的故事吧。讲讲中国的阿甘(《士兵突击》);讲讲七零末携手八零后梦游般的“奋斗”(《我叫刘奋斗》);再讲讲有个母亲得了绝症的穷小子,栽进了五星大饭店,当上了韩国美女董事长的贴身管家(《五星大饭店》)。 同时,讲这一类故事的方法最好也不是煞有介事来教训人,如果必须要说几句口号似的话,那也最好顺其自然,甚至可以让一个“傻子”“傻笑着”对着观众说。看看《士兵突击》里许三多“励志”的方法,他那句被频频自发转抄或者转述的对话是这么讲的:“许三多:好好活着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五六一:什么是有意义的事?许三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着。五六一:我……” 制片方不是与民同乐的慈善机构,为什么要花上好几千万人民币,甚至负担这些“自找麻烦”的因素来拍这样的故事? 除非是他们看到了“需求”。 到餐馆里吃饭,服务员端来半壶茶水之后就逃走,之后任凭我呼唤,挥手,一概装作看不见。他们用情不专的原因在于看许三多正看到关键时刻。这是多么自然的一种吸引,一点也没有粉饰。之前以为这类题材应该更得男人们的青睐,没想到各地卫视还没播到一半,好几个女性朋友就抱着盗版盘来找我,几乎是边拍手边夸奖,说已经来来回回看了四五遍了,甚至还想到部队里去吹上一个礼拜西北风。甚至,由《士兵突击》而诞生了一个叫“突迷”组织,此组织在集体观摩之余交流主人公经典语录,还主动参加各地媒体为该电视剧录制的访谈节目等等。如此竭诚,国产电视剧实在是百年一遇。 确实,许三多挖掘出了一批“新”的收视人群,他们之中的很多人甚至不曾和“国产电视剧”产生过关系,这些原来觉得看电视是浪费时间的潜在观众们这次却好像踏中了机关,纷纷落马。他们的“落马”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好消息,比如说,这个人群比原来为了消磨时间而坐在电视机前的主妇群更能燃起广告商磨刀霍霍的欲望。 这一切看起来自然而然,其实对于电视剧市场来说,算得上一件壮举了。对制片方来说,挖到“潜在观众”和挖到石油,有相似之处。 这“再再往上”的潜在观众,往宽泛里说,我认为是年龄在二十三岁以上,中年以下,通常具有城市背景和良好教育背景的那一群人。可以想象,他们占有电视剧收视人群中多么大的一个中间层,具有多么强烈的生命活性和社会生产和消费的能力,但是长期以来,他们却是横在制片方面前的一块洒了胡椒粉的鸡肋,既呛人又食之无味。在诸如《士兵突击》这些故事出现之前,这个巨大的人群在收视率的百分点中几乎透明,完全是一伙“隐形人”。 对制片方来说,隐了形就意味着他们可以不看你拍的电视剧,不给你贡献任何一点收视率指数,不看和你相关的任何一秒钟广告,不给你带来一点回收成本的希望,然后,让你倒灶。即便如此,制片方也不肯放弃对“隐形人”的捕捉,虽然他们经常是刚刚从惨痛的失败中爬起来。 电视剧,电影,小说,无论从哪个题材样式上,网罗这个“再再往上”年龄层的消费者都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简单地说,这群消费者有点像高收入、高学历的女博士,条件太好,反倒难以两情相悦。 一直以来,频频对这个群体示好的创作者总不免落个满腹委屈:为什么这群观众这么自以为是;为什么这群观众这么急功近利,甚至懒得花点时间来“感性一下”;为什么这群观众那么崇洋媚外,只买美国电视剧的单? 面对“十万个为什么”,制作方一边想到照虎画猫,先拍摄些“国产青春偶像剧”来投石问路。先不说这些“青春偶像剧”通常能起到摧毁青春偶像的作用,更现实的是它们那骑虎难下的播出状况:有时间坐在电视机前看的那些以主妇为主的观众们对年轻男女谈情说爱缺乏兴趣,本来就没时间看电视的“隐形人”,觉得这批“写给他们看”的偶像剧是在挑战他们感情和智商的底线。既然个人的现实生活中有那么多解决不完的问题,谁又愿意去看那几个言行荒诞的主角在桃花源里纠缠呢。 于是,这一块潜在的收视群就不停地“潜在”了下去,他们通常只会被好莱坞的吸金大法所“蛊惑”,在把一季一季的《越狱》,《迷失》搬回家。对电视剧制作方来说,这个体形沉重的“隐形人”好像学会了轻功,明明是自家人,却飞檐走壁地跃到了别人家的墙头。 近来,“励志”成了一个很芬芳的香饵,当一些制作方开始面对现实,不再试图用钢筋混凝土建造一个乌托邦的时候,他们开始慢慢地把这群人一个一个从别人家的墙头上往下引,并把他们打回原形,捉个正着。 《士兵突击》,一个除了一口白牙外别无所长的“龟儿子”小兵成了“剃骨刀钢七连”的英雄,说出来的话竟然比哲学家更有说服力。《奋斗》,以陆涛为首的一群大学毕业生在社会上摔得鼻青脸肿,在感情上也是人仰马翻,但该奋斗还奋斗,该爱还是要爱,而且“粉身碎骨”之后,还留得一身本性死不悔改。《五星大饭店》,连这出爱情幻想里也安置了一个左手搭着一条毛巾的小服务生,并且让这位英俊小生成了五星酒店里一个命运多舛的“灰姑娘”。 这三部戏,撇开其他不谈,人物和情节坚决励志,收视率成功。这个成功的数字,来自于那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形人一个个地冒了出来。他们就那么需要热血沸腾吗?除了这个被市场划分了的人群以外,励志具有普遍意义吗,它有可能是下一轮电视剧的收视增长点吗? 或许是这样,或许制片方的胜利才刚刚开始。这是后话。 虽然,这个励志的由头对制片方来说更像一个用于捕捉的诱饵,但眼看着听他讲故事的人付出了真感情,想必他们不会袖手旁观。当然了,感情归感情,电视剧市场的这场仗,肯定是一直打。许三多,继续找,隐形人,继续捉。 原载:《文汇报》2007/12/09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