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长篇电视连续剧《老大的幸福》,可以说是一次轻松愉快的审美享受。平民生活、亲情爱情、家长里短、社会百态,围绕着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傅家老大傅吉祥的登场而徐徐展开;事与愿违、波澜迭起、酸甜苦辣、啼笑皆非,傅老大的“被幸福”遭遇,牢牢牵动着我们的视听。我想,每一个当代观众,欣赏了《老大的幸福》一定会有所触动、有所感慨、有所醒悟。 《老大的幸福》情节设置的核心,就在于傅家老大傅吉祥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被他一手拉扯长大培养成人的四个弟弟妹妹、如今生活在京城的“成功人士”认定是不幸福的。的确,傅老大单身生活在东北顺城,职业是一名足疗师。以世俗的眼光来看,金钱、权势、豪宅、名车,这些时下“成功人士”梦寐以求的标志物,傅老大一样也不沾边。于是,怀着报恩的良好愿望,弟弟妹妹们不由分说地将傅老大强行带到了京城,要把他们心目中的“幸福生活”送给大哥。就此,一场好看好玩、亦庄亦谐的现实生活剧拉开了帷幕。 一旦傅老大住进了老二傅吉安的豪华别墅,体验着每日山珍海味而又无所事事的“幸福”滋味,他那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平民习性便开始发作,他那东张西望、朴实犀利的平民眼光便在我们所熟视无睹的现实生活状态中发现了难以回避的矛盾和问题。衣着光鲜、富甲一方的房地产商人老二傅吉安,专横霸道,颐指气使,手下员工畏之如虎;收入稳定、工作体面的公务员老三傅吉兆,觊觎着职务升迁的机会暗中活动,患得患失犹如热锅上的蚂蚁;企望在演艺界出人头地的老四傅吉星,成天忙于拉赞助、争角色,东奔西走,怨天尤人;钢琴教师小五傅吉平则醉心于炒股和钓金龟婿,感情上舍近求远差点成为“剩女”。尽管傅老大费尽心力地去为弟弟妹妹们拾遗补缺做工作,却总是无济于事,反闹得洋相百出。生活的逻辑、人性的逻辑,就这样真实而残酷地展示在我们面前,迫使我们不得不去正视,去反思。 毫无疑问,《老大的幸福》所描写、所展现的社会生活画面是十分开阔的,它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把商战的残酷、官场的无奈、职场的交易、情场的算计等等暴露无遗,进而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社会角色、不同烦恼遭际,不动声色地逼近矛盾问题的核心本质,这就是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的分歧与差异。房子住多大才算宽敞?金钱赚多少才算富有?官位升多高才可满足?名气多响亮才算成功?这样的问题,几乎每日每时地纠结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心中。当这一切活灵活现地通过傅老大“被幸福”的遭遇出现在观众面前,我们颇有豁然开朗的欣赏感受,从而不能不暗暗钦服傅老大那种平民眼光的犀利深刻。 当然,《老大的幸福》归根结底还是一部人物戏,它发现和剖析社会矛盾问题的犀利与人性人生思考的深入,自始至终都是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来实现并完成的。剧中的老大傅吉祥形象极具亲和力,他的朴实无华,犹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家兄长。傅老大身陷“被幸福”的尴尬境地,还表现在他不遗余力地为已经长大成人的弟弟妹妹们的幸福目标担忧操劳,这是他长兄如父的责任所在;而他对于素不相识的孤儿寡母梅好与乐乐的鼎力相助,则淋漓尽致地显现了他善良美好的内心世界。作为贯穿全剧的副线人物,无家可归的梅好与患有孤独症的儿子乐乐,是该剧中衬托主线、深化主旨的重要一笔。梅好母子的命运走向可以大致概括为从不幸到幸福,而在其命运转变的全部过程中,傅老大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存在因素。扶危济困,不求回报,从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等价交换、斤斤计较的商品社会浪潮喧嚣泛滥的时刻,傅老大并非刻意追求特立独行,他只是凭自己的良知在做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豪宅名车、锦衣玉食,并没有给傅老大带来幸福和快乐,而因为可以帮助别人、可以看到别人走向幸福,傅老大才真心地感到快乐和幸福。剧中对于傅老大形象与情感的精心刻画与展现,可谓真实自然、不着痕迹,而傅老大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动,却令我们回味长久,难以忘怀。 《老大的幸福》不回避社会矛盾问题的揭示与批判,却更致力于人间温暖、人性善美的讴歌与张扬。它的思想艺术特色可以归结为洗尽铅华、返璞归真。这样一部贴近时代、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的优秀剧作,无疑会受到当代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身份观众的欢迎与喜爱。 原载:《文艺报》2010年03月17日 (责任编辑:admin) |